【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心脑血管科2017年9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112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情绪,对比护理满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百拇医药
临床中,急性脑血管病具有起病急、恢复慢、遗留后遗症程度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治疗过程中,患者受病痛因素、家庭负担等因素影响,心理情绪波动较大,大多数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影响临床治护依从度[1]。为了改善预后,本文就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心理護理效果展开了下述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脑血管管科2017年9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法将其分成两组各56例。对照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42~78岁,平均(67.35±6.54)岁。观察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41~79岁,平均(67.58±6.7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登记、遵医嘱用药、康复锻炼等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内容如下。(1)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计划。(2)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给予患者所需的支持和鼓励。(3)采用多元化护理方法,掌握患者心理情绪变化规律,结合患者不同病期的心里变化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否认期需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稳定患者情绪;默认期采用良性暗示、树立成功康复案例等方式,促使患者安新治疗;焦躁期需耐心为患者讲解疾病的进展过程,通过音乐、放松训练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抑郁期需积极争取家属支持,使家属感受到家人对自身的关爱,邀请预后良好患者现身说法,鼓励患者树立积极态度;依赖期指导并协助患者展开日常生活事物练习,包括洗脸、穿衣等,克服依赖性,激发患者潜能。(4)护理实施期间根据患者及其家属反馈意见,完善护理方案。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1)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情绪,各量表均包含20个题目,评分1~4级,粗分以1.25相乘,换算为百分制,SDS评分≥53分视为抑郁,SAS评分≥50分视为焦虑[2]。(2)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包括护理过程、服务态度、治疗环境、心理护理及总体评分五个维度,各20分,满分100分,划为3个不同等级,①非常满意:90≤评分≤100分;②基本满意:60≤评分, http://www.100md.com
2.1 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负面心理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值得应用和推广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桃花. 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症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J]. 医药前沿, 2016, 6(23):324-325.
[2] 钟林华, 张丽丽, 叶薇,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24(s1):208-209.
[3] 邰素琴.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评价[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14):1710-1712., 百拇医药(宋明丽)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5-0019/2018/08/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