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正畸治疗法用于口腔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列间隙患者50例,随机分为正畸组与义齿组。正畸组患者50例,以正畸治疗法进行口腔修复治疗;义齿组患者25例,以可摘局部义齿法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修复效果。结果:正畸组患者的口腔修复程度(有效率94%)明显优于义齿组患者(有效率80%),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义齿组患者以可摘局部义齿法进行治疗。正畸组患者以正畸治疗法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拍X片,确定治疗方案。对50例患者均拍取X片,对患者的病征状况进行分类,并根据每位患者的病征情况确定治疗方案。(2)治疗前清洁与修复。确定治疗后方案后,即可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需对口腔环境进行全面清洁,除去以往的不良修复体,并对是否存在口腔疾病进行检查,若发现口腔疾病,则需先进行治疗,无其他异样后,方可进行矫正治疗[2]。(3)矫正治疗方法。用镍肤丝将牙齿排列整齐,以一、二类牵引对畸形的下颌进行调整矫正。用方丝对颌关系进行深度矫正,修复紊乱的关节,并重新矫正咬领曲线。对于牙齿有缺失的患者,根据口腔内的缺失情况,遵循美观、咬合完整的原則进行缺齿修复,并重新排列牙齿,集中缺牙间隙,进行矫正。若患者无牙齿缺失情况,但经过排齐牙列后,仍存在间隙者,再集中间隙,矫正修复。
1.3 诊断标准
以患者的口腔修复情况作为诊断标准,具体如下:(1)显效:牙间隙分配合理,患者的咬合、发音功能均恢复正常,且外观良好,无不良反应。(2)有效:牙间隙分配合理,患者的咬合、发音功能有所改善,美观程度有所提高,无明显不适情况。(3)无效:牙列间隙未得到有效修复,患者的咬合、发音功能未得到改善,修复后,不适症状明显。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与X2检验,视p, 百拇医药(石环)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5-0019/2019/14/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