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6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颈椎病专题 >

针灸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减轻病情和症状的影响评价

  【摘 要】目的:研究针灸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6名,按照分组对照治疗的方法对其进行临床效果评价。我们将这126名患者根据其意愿分成针灸推拿组、理疗牵引组和推拿按摩组,每组各42名,对其临床恢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康复科诊治后,针灸推拿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86%,显著高于理疗牵引组以及推拿按摩组,临床效果显著(P, http://www.100md.com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康复科进行诊治的126名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其中男性59名,女性67名,平均年龄在54.4±9.5岁,其中最大的64岁,最小的35岁,病程2周至10年不等。126名患者均确诊为不同程度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现我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3组进行治疗,各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各项指标均无较大比较差异(P>0.05),观察疗效。

 1.2 一般方法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检查,检测其血象各项指标,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测其椎-基底血流动力变化情况。针灸推拿组令患者裸背俯卧于治疗床上,取颈椎至腰的脊柱部位,常规消毒后在治疗部位精确取夹脊、风池、百会等穴进行针刺和灸治,并在之后对其颈周穴位采用特殊手法进行推拿治疗,为期10天,治疗后嘱患者常规注意事项[1];
, 百拇医药
 理疗牵引组在患者治疗部位进行常规理疗和牵引治疗,为期同样为10天,治疗后嘱患者常规注意事项;

 推拿按摩组对患者进行推拿按摩治疗,放松患者颈周肌肉,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时间为10天,治疗后嘱患者常规注意事项。

 1.3 纳入标准

 符合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体征,同时排除了颅脑损伤及血管性疾病。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曾有颅脑外伤史、严重精神疾病、严重颈椎问题及患有肿瘤的患者。

 1.5 疗效评价

 临床症状眩晕、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等情况明显改善,显效;眩晕、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等情况有所改善,有效;临床症状眩晕、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等情况无变化或加剧,无效。
, 百拇医药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百拇医药
 椎动脉型颈椎病(CAS)是一类以多种原因导致的锥-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一系列与颈椎相关的疾病,此类病为中老年人多见,常收治于中医及康复科。随着医学不断发展目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很多,中医认为外邪入侵人体是导致诸多疼痛和疾病产生的原因,主张以驱除湿邪,去除淤滞,活络筋骨,补气益血的角度着手对其进行治疗[2]。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来它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种颈椎病变累及椎动脉,造成锥动脉受到压迫,影响椎基底动脉对周围组织及器官的供血,刺激了与之伴行的交感神经,加重了椎动脉血供不足,从而造成患者长期眩晕、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疼痛、猝倒、感觉异常等情况。

 目前看来,针对颈椎病的治疗大致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见效快,但风险较大且常伴有不可逆后遗症,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非手术治疗疗效较慢,病程较长。针灸推拿治疗就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针灸推拿治疗法是让我们在裸背状态下常规消毒后运用定针法留灸针于患者双风池穴、百会穴、颈夹脊穴、外关穴、双合谷穴、太冲穴、上星穴、头雏穴、四神聪穴、内关穴等各处穴位,留针30分钟左右并以艾灸熏之,以促进颈、肩背各处血液循环,通经活络提高头颈部血供运行活力,配以不同特殊推拿技巧和手法松解颈肩部软组织,进一步疏通气血,缓解疲劳,每日循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辅以安神补气,从而能起到治疗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3]。
, 百拇医药
 本报告旨在探究针灸推拿联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影响,通过与其它临床常用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的疗效和影响相比较,从而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显然,针灸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邓春艳.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劲椎病100例疗效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5);130-130

 魏楠.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93-694

 朱雅杰.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95-96, 百拇医药(常宏儒)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5-0019/2019/01/129.htm
上一篇:放射诊断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分析(医药临床)
下一篇: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