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6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勇敢者先享受世界”

这句一度在短视频平台上

刷屏的话

有一位HUSTer却以自身行动

实实在在地践行着

她就是我校

本科生最高荣誉

“校三好学生标兵”

获奖者周文卿


勇于尝试、勇于坚持、勇于热爱让我们一起
了解她追逐理想的故事


姓名:周文卿院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专业:2021级新闻学(新闻评论)专业○连续两年获国家奖学金,获评校2022-2023学年度“三好学生标兵”,总加权成绩排名年级第一○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二等奖、“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一等奖○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二等奖○参加媒体实习,作品浏览量破百万○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担任学院党务中心主席团成员等


破除焦虑,稳步前行


与所有新生一样,周文卿也曾在大一陷入对大学生活的迷茫,但她很幸运地找到了自己所属的方向,在热爱中书写自我。在外人眼里,周文卿总是那样的优秀、耀眼,但其实,她也会因焦虑而“压力山大”,“有段时间,我总是担心自己时间平衡不过来,焦虑得睡不着觉。”后来,在一堂哲学导论课上,老师提到,生活就是过好每一天生活就是做好日常的每一件事情,正是这句话点醒了当时的周文卿。


“焦虑着过是一天,平和笃定地过也是一天。不如踏踏实实地做点事吧!”早上没课,就早起读书。上课时,就认真听讲做笔记。努力带来的获得感,是周文卿勇敢向前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是她活得真实的证明,至于所取得的成绩,则更像是欣赏美景的途中顺手采摘的花朵。



用新闻者言,传社会之声


“我觉得,新闻是润物无声地改变人的事业。”在周文卿看来,较之物质层面的变现,新闻专业带给她的是社会量化标准之外,一种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活法,一个更加充盈的精神世界,也给她提供了一个为社会群体发声的机会。


在一次清明节专题报道中,周文卿策划了一篇题为“我想对你说——写给再也见不到的人”稿件,征集到的稿件中,一份份沉甸甸的情感引发了她强烈的共鸣,在精心编辑的推文发出后,公众号后台收到了一条匿名消息“谢谢你”。对周文卿而言,这是她作为新闻学子最幸福的时刻之一,这种被需要、被肯定的价值感值得她永远铭记。


而一次采访聋人群体的经历,也让她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课本中所说的“到现场去”。“你不能只坐在电脑前依靠网上的二手资料,你必须接近现场。”她学习手语,采访聋人朋友和手语老师,戴上降噪耳机,走进医院和菜场,亲身感受这个被忽略的群体面临的困境。



感受青春,追逐热爱


不给自己下定义,以“热爱”而非“成绩”的标准去审视自己,是周文卿的态度。在这个“贴标签”盛行的时代,她选择冲破桎梏,跳出框架,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因热爱,她阅读政治、哲学、经济等各类书籍;因决心,她逐步尝试数据分析和美工设计;因心之所向,她奔赴各地开展专业实践。


在学业之余,周文卿也热烈地拥抱多彩的生活,她喜欢画画、旅行、跑步、去森林公园散步,经常和朋友们同游。在这些活动中,她总是站在不同的视角,观察社会,拓宽自己的视野。






“我们应该去寻找一份自己更想要的生活,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活法。”康德的“人非工具论”提到,人是目的,不是工具,找到自己的意义是很重要的。不给自己设限,勇于探索每一种可能,在行走中观察世界,体验生活,找到自我。这是周文卿给自己的答卷。



亲爱的HUSTer

让我们珍惜青春时光

勇敢尝试,坚定前行

在学习和实践中追逐理想事业

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华中科技大学(ihuster)

来源 / 本科生院 新闻学院

编辑 / 叶绵铿 钟芷芸

审核 / 汪伟颋

上一篇:【弘扬教育家精神】张勇传:国之所需育水电初生,传承守护养万千桃李
下一篇:讲好华中大故事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