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健康挑战和疾病威胁,转化医学、精准诊治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重要方向。为进一步促进中法两国转化医学和精准诊治的国际合作交流,搭建医学科学创新合作平台,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及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附属瑞金医院承办的“第二届中法转化医学和精准诊治国际论坛”于2024年11月13日上午在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隆重开幕。
大会中方主席、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线上参加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卢沙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法联合医学院执行院长沈柏用等中外领导以及中法两国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及转化医学领域著名院士和专家学者等亲临法国巴黎会议现场。
陈竺通过视频连线为论坛开幕致辞。他表示: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中法建交60周年来,两国在经济、科技、人文等多方面的务实合作取得重大成就。医学教育、基础和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生物医药产业、健康政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硕果累累,成为连接两国人民和学术界深厚友谊的重要纽带。相信本次论坛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新的台阶,促进原创性研究的涌现和先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从而造福两国人民的健康福祉,也为全球卫生做出更大贡献。
王辰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自2009年起与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中法两国医学科学交流平台,推动开展具体领域的科学交流。他希望未来双方可以在科研、医疗和教学等方面进一步巩固合作模式,在基础研究、疾病队列、人才培养和临床诊治上开展更前沿的研究合作,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和全链条的医疗服务,促进医学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范先群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法国医学界的合作历程已逾百年,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医学教育领域,双方携手共进,成功打造了培养杰出医学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2018年中法联合医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合作达到新高度。期望中法医学界以论坛为平台,加强友谊与合作,促进医学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及精准诊疗的融合与发展,共同探索医学难题的新解法,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沈柏用在致辞中表示,经过数代交医人与法国合作伙伴的不懈努力,我们共同铸就了如今备受瞩目的“讲法语的医学院”。中法联合医学院的应运而生,肩负着培育既精通临床又深耕科研,同时拥有广阔国际视野的医学精英的重要使命,期待中法携手共创医学教育与科研的辉煌未来。
本次论坛涵盖七大核心议题,包含二十一场高质量主题报告及三场深入的圆桌讨论。与会专家围绕内分泌学探索、手术机器人技术创新、老龄化相关疾病研究、免疫学及其治疗前沿、人工智能在健康领域的应用、神经发育与自闭症机制解析以及传染病学最新进展等七大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其中,范先群作为院校代表,在医学教育主题环节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法语班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赢得了在场嘉宾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评价;沈柏用在手术机器人专题上分享了机器人胰腺外科手术的最新进展;在免疫学和免疫治疗专题会议上,陈赛娟担任会议主持,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王宽诚讲席教授”苏冰教授作了题为“Sin1-mTOR 信号介导的免疫细胞新陈代谢和生长调控”的报告;圆桌会议环节,陈竺和王辰作为会议主持人,带领现场中外嘉宾学者共同探讨中法两国在医疗健康领域合作的现状与展望,沈柏用、苏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规划处处长康力分别上台发言,在博士和博士后的交换、开展联合研究项目等议题,与在座的嘉宾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续签框架协议
大会期间,范先群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法国国家医学院科学院续签了新一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已达15年之久。2009年开始,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每年为交大医学院攻读“中法合作生命科学硕士学位项目”学生提供奖学金支持,为进一步加强中法双方在医学人才培养以及学术交流领域的合作,双方于2017年首次签订合作备忘录,在科研人才培养、举办高级别多学科学术论坛等领域开展了密切交流与合作。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续签,不仅象征着双方合作关系的持续巩固与深化,更预示着未来在医学教育与科研领域将开启更多元、更高层次的合作新篇章,共同推动全球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来源:中法联合医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