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医派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中医学术流派,其学术特色主要为博采众长,开放包容;醇正为本,汇通为长;调和为道,轻灵为技.孟河医派发端于孟河,发展于上海,开枝于全国,散叶于世界.对孟河医派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进行剖析,其中御医受赏,加持孟河;海派群星,根基孟河;血缘师承,姻亲相助;开办教育,引领发展等是主要因素.仝小林教授在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象思维的培养路径、态靶辨治、方药量效等学术思想,根据孟河医派磅礴发展的路径,分析了其对现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启示.
目的 构建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化疗方案(EP联合方案)耐药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株H446/EP,并进行耐药特性鉴定及机制探讨.方法 以药物浓度递增法,使用VP-16联合DDP处理NCI-H446细胞构建H446/EP细胞株.以H446/EP与NCI-H446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计算H446/EP细胞耐药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细胞克隆实验、Incucyte细胞增殖(无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转录组学测序后,对2种细胞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耐药、DNA损伤修复(repair of DNA damage,DDR)、自噬标志分子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MTT结果显示,H446/EP细胞对VP-16、DDP与DOX的RI分别为6.14、3.43与1.96;细胞克隆实验与Incucyte细胞增殖(无标记)法结果显示,H446/EP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NCI-H446细胞(P
目的 观察补肾泄浊方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改善高尿酸肾病(HN)生理生化指标、肾脏炎症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32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泄浊方组、四妙散组,每组8只.予以次腺嘌呤和氧嗪酸钾混悬液造模,同时予以补肾泄浊方、四妙散水煎液干预.结果 补肾泄浊方能够改善HN小鼠的肾阳虚症状;对HN小鼠肾脏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小鼠肾脏组织炎症相关因子表达降低,结论 补肾泄浊方能够显著改善HN小鼠的肾阳虚症状及HN小鼠血常规生理生化指标,保护肾功能,显著改善小鼠肾脏炎症病变,抑制肾脏组织NLRP3炎症小体激活,减少促炎因子表达.
选派干部挂职锻炼是新形势下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是"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政策的落地,是打造"双带头人"链条的有力举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自2022年起实施基于PDCA管理模式的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在疫情防控、接诉即办和科主任查房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缺少挂职人员遴选评价体系、工作绩效考核指标有待完善及挂职期限不够灵活等问题.针对医院工作实际,本文提出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可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保障和完善机制建设等方式,确保总体效能发挥,达到补充完善干部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并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帕金森病的病机与脏腑、气血、阴阳失衡相关,受其复杂病机的影响,本病的部分症状呈现出特点相反和异常制约的现象.在气化层面,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分别呈现散和收两种相反的阳气运行状态;在神的层面,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产生是由于魂对于魄的异常制约.肝主升,肺主降;肝宜散,肺宜敛;肺制肝,金胜木,肝肺也具有相反和相互制约的特性.本文基于"亢害承制"理论探讨肝、肺在神、气化、脏腑功能3个层面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从3者的相互作用中得出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的联系,并阐述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产生及治疗方案.生理状态下,肝、肺通过维持"亢害承制"的动态平衡关系,以制而不克、和合共生;病理状态下,肝、肺的神、气化、脏腑功能均可出现异常,并相互为因.本文以肝、肺在神-气化-脏腑功能的"亢害承制"关系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丰富帕金森病的病机,为本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气和血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两大基石,络病理论构建了以"气血相关"为突出特色的学术体系,指导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防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络运行经气,脉络运行血液,气络与脉络的关系本质上是气与血的辩证关系.气血在络脉中发挥络属调节、温煦濡养、供血供气、津血互换等功能,络脉结构功能正常是维持各脏腑结构功能正常的关键因素.络脉入脏腑为脏腑之络,在心则分为心之脉络和心之气络.心之脉络渗灌濡养心脏组织,为维持心脏结构功能提供物质基础,与现代医学冠脉系统和心脏微血管具有同一性;心之气络络属调控心脏功能,维持心脏的舒缩搏动,与心脏传导系统和调节机制具有同一性.心之脉络病变和心之气络病变相互影响,均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原发性心律失常.根据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心律失常的治疗关键为通畅络脉、调和气血,对于心律失常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仅要祛除致病因素,改善心脏传导功能,还应注意保护心脏微循环,尤其是对于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心律失常,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律失常提供了新思路.
目的 探究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lycine N-methyl transferase,GNMT)对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纤维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36只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周龄为6~8周,体质量180~220 g).分别构建SD大鼠IUA模型及GNMT过表达大鼠IUA模型,利用RT-qPCR、免疫荧光检测正常子宫与模型组子宫GNMT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子宫纤维化相关分子mRNA和蛋白水平以及TGF-β1/Smad3信号通路激活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子宫内膜腺体数量;Masson染色分析各组子宫内膜纤维化程度.体外实验:利用TGF-β1构建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transformed human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THESCs)纤维化表型模型,使用TGF-β1处理稳定转染过表达GNMT慢病毒的THESCs,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表型相关分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激活剂(SRI-011381)激活TGF-β1/Smad3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及纤维化表型关键分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体内实验:与对照组比较,IUA大鼠GNM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
目的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析心脏康复治疗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武威市凉州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6MWT)长于本组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水平高于参照组,6MWT长于参照组,LVEDD、LVESD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FEV1、IC、FVC、FEV1/FVC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康复治疗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其心肺功能,提升治疗满意度,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相关肿瘤高表达蛋白(CREPT)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2(GEPIA2)和癌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22Rv1前列腺癌细胞转染CREPT小干扰片段下调CREPT表达,采用CCK-8法、TranswellTM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体内裸鼠荷瘤实验检测CREPT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 CREPT在前列腺癌中异常高表达,并与无进展生存期、肿瘤T分期、N分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相关.CREPT能够促进前列腺癌22Rv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体内裸鼠荷瘤实验表明CREPT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的进展.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CREPT高表达与CD8+T细胞的浸润呈负相关.结论 CREPT是潜在前列腺癌预后标志物,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内质网(ER)是维持细胞内Ca2+稳态、折叠新合成的分泌蛋白和膜蛋白以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细胞器.ER腔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可激活内质网应激(ERS),进而激活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需肌醇酶1α(IRE-1α)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三个不同的下游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存活、分化和表型转换.近年来研究表明ERS下游信号级联反应与诱导巨噬细胞向促炎性M1型极化(IFN-γ和LPS)和抗炎性M2型极化(IL-4和IL-10)的信号通路之间存在密切相互作用,但两者之间的具体分子机制错综复杂.文中总结了 ERS介导巨噬细胞极化的主要机制,重点讨论了 ERS的三个不同下游信号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