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份】
人工牛黄、珍珠、雄黄、大黄、黄连、天花粉、川贝母、赤芍、乳香(制)、没药(制)、冰片、甘草
3、小儿化毒散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抗病毒、解热镇惊功效
4、小儿化毒散可修复受损的口腔黏膜,提高口腔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阻断外界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5、本品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儿的咽痛症状,同时促进扁桃体脓性分泌物的吸收,降低患儿体温,疗效确切
1、银杏叶片经临床证实安心可靠,可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2、银杏叶片可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保护心肌细胞;
3、银杏叶片可改善脑缺血状态,保护脑部组织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
【功能主治】
用于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2、直接局部补充微量元素;
3、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病灶部位皮肤的微循环,纠正气滞血瘀、经络阻滞及肌肤失氧状态,从而促进黑素合成;
4、增强体液免疫,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5、白癜风诊疗指南推荐使用中成药
【成 份】
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辅料为蔗糖。
1、源自金代名医刘完素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2、增强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泌,抗炎镇痛,减轻炎症症状,促进毒素排出
3、用于治疗感冒、头痛、荨麻疹、湿疹、痤疮、肥胖症、便秘等
【功能主治】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风疹湿疮。
【成 份】
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辅料为蜂蜜。
【用法用量】
口服,小儿一岁以下,一次O.8g,一至三岁,一次1.6g,四岁以上,一次2.5g;一日4次。
3、诸药合用,消除炎症反应方面优势显著
4、味甜微苦辛,颗粒制剂适合儿童服用(1.6g规格独特)
5、见效迅速、症状消失快、可靠性好
【用法用量】
口服,小儿一岁以下,一次O.8g,一至三岁,一次1.6g,四岁以上,一次2.5g;一日4次。
3、诸药合用,消除炎症反应方面优势显著
4、味甜微苦辛,颗粒制剂适合儿童服用(1.6g规格独特)
5、见效迅速、症状消失快、可靠性好
2、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促凝止血
3、用于治疗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等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解毒。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
2、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3、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成 份】
生川乌、防己、山柰、透骨草、延胡索、干姜、辣椒、蟾酥、樟脑、冰片、薄荷脑、水杨酸甲酯、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散寒、止痛。用于筋骨痛,急性挫伤,扭伤,风湿痛,关节痛,胁痛,肌肉酸痛等症。
【功能主治】
具有除湿解毒,收敛生肌之功效。用于湿毒蕴结所致的湿疹、痈、疔、疮、疖及小面积水、火烫伤。
【功能主治】
具有除湿解毒,收敛生肌之功效。用于湿毒蕴结所致的湿疹、痈、疔、疮、疖及小面积水、火烫伤。
【功能主治】
为补益剂,具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之功效。主治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2.给药方法和剂量:
(1).成人( 18岁)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50kg,起始治疗剂量为每次500mg,每日2次。根据临床效果及耐受性,每日剂量可增加至每次1500mg,每日2次。剂量的变化应每2-4周增加或减少500mg/次,每日2次。
(2).老年人(≥65岁),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剂量,按不同肌酐清除率(CLcr)mL/min(测出血清肌酐值按下述计算方法)调整日剂量。
1、药物特性符合理想抗癫痫药特性
2、使用简便,无临床意义上的药物相互作用,独特作用机制,单药、联合治疗效果好
3、药物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
4、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