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6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 揭秘儿童肾上腺危象:最新研究揭示发病率与关键风险因素 作者:医学论坛网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24-08-15  本文深入探讨了儿童期发病的肾上腺功能不全患者肾上腺危象的发病率和风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导语:本文深入探讨了儿童期发病的肾上腺功能不全患者肾上腺危象的发病率和风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肾上腺危象(AdrenalCrisis,AC)是肾上腺功能不全(AdrenalInsufficiency,AI)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高度致命性。尽管其临床特征多样,但往往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尤其在儿科患者中,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导致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延迟,进而可能引发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因此,识别高危患者并及时干预至关重要。然而,针对儿童原发性和继发性AI患者的AC发生率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尤其是前瞻性研究,一直较为缺乏。

 在2024年7月,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 Metabolism发表了一篇题为 IncidenceandRiskFactorsforAdrenalCrisisinPediatric~onsetAdrenalInsufficiency:AProspectiveStudy 的文章,这项研究填补了儿童原发性和继发性AI患者发生AC的研究空白。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确定儿童期发病的AI患者中AC的发病率及其风险因素。研究从2018年7月持续至2022年3月,纳入了日本20个儿科内分泌专科门诊确诊为AI的患者,年龄 15岁。研究期间,患者或其护理人员被指导在患病期间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并考虑在需要时寻求紧急医疗服务。研究收集了包括年龄、性别、AI的临床形式、诊断年龄、日常糖皮质激素和氟氢化可的松剂量、应激剂量的氢化可的松使用情况以及儿童脑功能分类量表在内的患者信息。

 研究结果

 AC的发病率

 本研究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日本15岁及以下儿童期发病的AI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349名患者(164名男性,185名女性)的随访期间,共发生了41次AC事件。计算出的AC发病率为4.27(每100人年,95%CI:3.15~5.75)。这一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AC在不同年龄组或人群中普遍存在。

 AC的风险因素

 通过泊松回归多变量分析,研究发现年龄较小(RR=0.93,95%CI:0.89~0.97)和感染次数增加(RR=1.17,95%CI:1.07~1.27)是AC的主要风险因素。而性别(RR=0.99,95%CI:0.53~1.86)、原发性AI(RR=0.65,95%CI:0.30~1.41)或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氢化可的松等效剂量(RR=1.02,95%CI:0.96~1.08)并不是主要的风险因素。

 

图1AC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AC的临床特征

 在31名经历1次或多次AC发作的患者中,24名患者经历了单次AC事件,5名患者经历了2次事件,1名患者经历了3次事件,1名患者经历了4次事件。61%的AC病例涉及8.5岁以下的患者,AC发生时的中位年龄为4.5岁。

 临床特征与生化异常

 在31名经历AC的患者中,61%的患者年龄小于8.5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呕吐(73%)、发热(61%)、腹痛(35%)、意识障碍(32%)、腹泻(22%)和惊厥(5.4%)。生化分析显示,低钠血症(29%)、低血压(28%)和低血糖(26%)是AC期间常见的生化异常。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感染在AC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示临床医生在处理这些感染时应特别警惕AC的可能性(图3)。

 总结

 本研究对儿童期发病的AI患者中AC的发病率和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通过前瞻性设计和多中心合作,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发病率数据。研究结果强调了年轻患者和频繁感染者在AC发展中的高风险地位,为临床预防和早期识别提供了重要指导。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在感染性疾病高发期,尤其是胃肠炎和呼吸道感染期间,AC的风险增加,提示临床医生在这些情况下应更加警惕AC的发生。

 参考文献

 HOSOKAWAM,ICHIHASHIY,SATOY,etal.IncidenceandRiskFactorsforAdrenalCrisisinPediatric~onsetAdrenalInsufficiency:AProspectiveStudyp[J].JClinEndocrinolMetab.2024,109(8):e1602~e1607.doi:10.1210/clinem/dgad753.

  医学论坛网 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编辑:薄荷

 二审:连翘

 三审:清扬

 排版:半夏

上一篇:Nature子刊|揭秘膀胱癌侵袭性亚型的分子密码:开辟个性化治疗新路径®医学论坛网
下一篇:Frontiers子刊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