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6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数十万元的人工耳蜗启动集采,看医保局购买“生猪”

10月28日,据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消息,国家将对人工耳蜗类耗材、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进行集中带量采购。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外周介入领域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部分品类国产率不足5%,尚未实现突破。目前国内主要有先瑞达、归创通桥等国内企业在该领域有所布局。


国内人工耳蜗的市场也主要以进口为主,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公司、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公司、沈阳弘鼎康医疗器械公司为我国国产人工耳蜗的主要厂家。植入人工耳蜗十分昂贵,医疗费用动辄数十万元。近年来,上海、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份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高支付标准可达45万元。


笔者感触:


第一,化药集采的前几批,主要是杀猪盘。医保局买生猪,是买来就放血。保证参保患者“菜篮子”工程、最后一公里。


第二,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集采,显示医保局敢花钱、愿意为创新尽力做支付。不管你是国内领先,还是国外引领。


第三,预计人工耳蜗降价,不会太过分,会火候适中。医保局买生猪,其实是买小猪仔,是要先养肥的,适应器械行业。


第四,必须强调的是,医保局一品一策、每时每地都在微调集采策略。通过接地气集采策略活跃贸易、促生产、保民生。


第五,必须强调的是,医保集采与医保规财、待遇实施形成闭环,何时触发集采、集采到什么价格水平,都有量的监测。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工学硕士。目前就职于政策研究部门,研究员。关注医改进程与实际效果,跟踪了解最新政策发布和行业动向,直抒见解,志在提高效率、推动发展、响应创新。
上一篇:中医出海正当时,但一定要防范技术外泄被反杀
下一篇:医美需要做强,裁人不是优化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