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6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医馆转型创新之难,难在人

近两年,我们很多医馆在转型,但转型顺利、如意的甚少。


医馆转型,涉及战略调整、商业模式重构、运营管理优化、组织架构调整等等,最后都要落实的到“人”上。


医馆转型,在人方面涉及3个关键角色:一是创始人;二是中高层运营管理人员;三是医生。


一、创始人


一般来讲,医生作为创始人的医馆,主动变革的很少很少,一套做法可能要做到自己退休那天。


不是医生出身的医馆创始人,会根据市场情况不断优化医馆经营模式,想通过创新来增效、扩容。


但往往会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境地,得不到下面员工的支持,更不用说得到医生的的配合。


我见过不是医生出身的医馆创始人在医馆转型过程中,往往开始时雄心勃勃,但随着相关改革创新举措落地、推进时,就会遇到各种问题,陷入独木难支、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也许是绝大部分非医生出身的传统中医馆创始人的一个悲凉缩影。


二、中高层运营管理人员


中医馆领域,真正把中医、中医馆跟市场运营管理融会贯通的人,很少很少。


中医馆虽然经过30余年的发展,看似经历了很多很多,一代中医人都老了,却没诞生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


这种情况下,想推进医馆转型和创新举措落地,是非常难的。


中医馆只要就要能活下来,就会在未来几十年形成一个稳健的业务经营状态,大家每天干着同样的事,形成“这样挺好”的氛围。


再说,接触中医越久,可能越追求恬惔虚无。


一旦你医馆的中高层团队在经营意识和心态上被中医同化,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医馆转型和创新举措的助推者,而是阻碍者。


三、医生


不是医生自己开办的中医馆,医生基本上是游离于中医馆经营管理之外的,不管是全职还是多点执业。


这对医馆转型和创新举措的落地是非常致命的。


如何让医生真正融入到医馆,参与并关心医馆的日常经营管理活,是传统中医馆转型必须完成的核心事项,否则就不要轻易改变。


因为,得不到医生支持的所有转型和创新,都会流于形式。


毕竟,医馆经营的是“医生”这个产品,而不是其它。


当你连自己的产品开发到什么程度、往哪个方向优化、提升都搞不定,转型只能是空谈。


这些年,我服务医馆越来越谨慎,都会留一个观察期,不能在一开始就轻易卷入。


因为在创始人、中高层运营管理人员、医生三者之间形成转型和创新共识的医馆,基本上没见到过。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医生IP和医馆运营领域专家,《医生IP运营和进化之道》、《自媒体时代,中医馆客户运营指南》作者。
上一篇:友康个人中心
下一篇:高端医疗TPA,有时优于等于劣于居家治疗TPA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