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夫妻之间的性生活也越来越讲究质量。一些企业为迎合一部分人的这种消费心理,近十几年来生产了大量各色各样的“补品”。一时间这类营养品、补品的广告随处可见,似乎形成一种潮流,大有误导消费的嫌疑。
其实,多好的补品也有其局限性,而且只能是短期效果。就一般人来说,长期食用补品也是不现实的,一是消费过高,二是你补的不一定正好是身体所缺少的,而且人的身体状况各异,人能否适应补品,都是潜在问题。而且到底补品的功效有多大?这种维度怎么测试?谁也说不准。虽然一些“补品”确实存在一般食品所没有的某些营养物质,但是究竟哪点儿物质能够对我们的身体促进多少,还很难说。
在我们受到商家引诱而大量进补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自身运动这一“进补”的形式。所有进补的形式都不如运动来得容易而且有效,况且运动不仅仅能够对人的性能力产生效果,更主要的是,它还能让人从全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多方受益。因此我们应该提倡“运动养性”。
, http://www.100md.com
运动养生在我国由来已久。传统上叫做“健身术”,是指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身体锻炼。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人类的生命具有运动的特性,因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体育运动就已经被作为健身和防病的重要手段。《庄子·刻意》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其意思是:嘘唏呼吸,吐却胸中浊气,吸纳清新空气,像黑熊攀缘引体,像鸟儿展翅飞翔,算是善于延年益寿罢了。这样做乃是舒活经络气血的人,善于养身的人,正是像彭祖那样寿延长久的人所一心追求的。这说明当时用导引等方法运动形体来养生的人,已经为数不少。《吕氏春秋·尽数》更明确了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黄帝内经》中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后汉三国时的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做为健身体操。晋人张华的《博物志》中所载青牛道士养性法第一条便是“体欲常少劳,无过度”。南北朝时期,梁陶弘景所辑《养性延命录》中说:“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胜耳。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快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保生铭》中提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宋代蒲虔贯著《保生要录》专列“调肢体”一门。明代冷谦的《修令要旨》、王蔡传撰的《修真秘要》中,均提倡用导引来锻炼身体。现在我国流传极广的太极拳,据说就是明代戚继光根据民间拳术总结出来的拳经32势。还有清代曹庭栋创“卧功、坐功、立功三项”,作为简便易行的导引法。
, 百拇医药
以动养生,同以动养性是一个道理。身体靠运动来调节,连内分泌均衡,则性功能自然会正常。如果靠药物或补品来维持你的性功能,则无异于拔苗助长,久之必有副作用。近来有文章指出,常服“伟哥”,会导致男性自身性激素生长障碍。这说明靠外界补充某些物质来达到增进性功能的目的,会妨碍人体自身良性循环,扰乱内分泌,破坏产生这些激素或物质的规律,所以这样做是不正常的。另外,我们不应该盲目相信补品。就世界范围来说,各国都有关于某种食物壮阳的传说,而且说法不尽相同。可是,运动健身,能够保持旺盛的性能力,却是公认的。虽说运动不是万能的,可是,从运动中,人确实能够获得更多、更全面靠食品不能获得的“营养素”,这一点已经被科学所证实。
运动是纯天然的“营养素”,它不仅可以帮助人建立生活规律和秩序,而且还能提高睡眠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人体适应和代偿机能,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还能提高你的性能力。这么好的“补品”,我们何乐不用呢?, http://www.100md.com(嘉 男)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4-3039/2003/07/3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