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6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白乳菇,白乳菇的功效与作用

辣味乳菇、蘑菇

来源真菌担子菌伞菌目红菇科白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 (l. ex fr.) gray,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

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四川、云南。

性味

归经苦,温。

功能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备注

为“舒筋丸”最主要原料之一。

科属分类

红菇科

拉丁文名

Fructificatio Lactarii Pioperati

生态环境

散生或群生于针、阔叶混交林下,以温带和亚热带为习见。为多种树种的外生菌根菌。6-10月常见。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摘,晒干备用。

资源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功效分类

祛风散寒药舒筋活络

药材基源

为红菇科真菌辣乳菇的子实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中药化学成分

本品含辣乳菇二醛(piperdial),辣乳菇醛醇(piperalol),绒白乳菇醛(velleral)和异绒白乳菇醛(isovelleral)等。

主治与功效

主治

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

功效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

该菌色白,有白色乳汁溢出,如羊脂,故有白乳菇、羊脂菌、白奶浆菌等名。

《滇南本草图说》:“患冷疾腹痛泄泻者忌食。”

动植物形态

菌盖宽5-15cm。中部下凹呈浅漏斗状。干,白色,无毛绒,无环纹。盖缘渐薄微上翘。菌肉白色,坚脆,伤后不变色。味辣。乳汁白色,不变色。菌褶白色,下延。柄短而粗,高4-6cm,粗1-3cm。孢子球形、阔椭圆形,(6-7)μm×(5-6)μm,壁具微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中央脐状,或呈近漏斗形,白色,稍带黄色。菌肉白色或淡黄色。菌褶密,分叉。蛋壳色或白色。菌柄短圆柱形,或向下渐细,长2-6cm,直径1-3cm,白色,内实。气微,味辣。


此页由A+医学百科用户行医于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12:44最后更改。
本站内容由网友添加和整理,仅供学习和参考。站内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或最新。
网站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A+医学百科提醒网友,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
上一篇:白屈菜,白屈菜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白沙蒿,白沙蒿的功效与作用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