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6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白前,白前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俗以酒渍服,主上气。不生近道。今用蔓生者,味苦,非真也。

4.《开宝本草》:别本注云,(白前)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根似牛膝白薇

5.《本草图经》:白前,今蜀中及淮、浙州郡皆有之。

柳叶白前,又名:水杨柳、大鹤瓢、水柳。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匍匐。茎直立,单一,下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3~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反卷;下部的叶较短而宽;顶端的叶渐短而狭。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8~15毫米,中部以上着生多数小苞片;花萼绿色,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紫色,5深裂,裂片线形,长约5毫米,基部短筒状;副花冠5,上部围绕于蕊柱顶端,较蕊柱短;雄蕊5,与雌蕊合成蕊柱,花药2室;雌蕊1,子房上位,2心皮几乎分离,花柱2,在顶端连合成一平盘状的柱头。蓇葖果角状,长约7厘米。种子多数,顶端具白色细绒毛。花期6月。果期10月。生长于溪滩、江边砂碛之上或山谷中阴湿

Bk092.jpg

处。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②芜花叶白前,又名:溪瓢羹、消结草、乌梗仔。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根茎匍匐,节上簇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幼枝被棕色毛茸,老枝往往残留一部分毛茸。叶对生,几无柄;叶片椭圆形,长2.5~5厘米,宽0.8~1.5厘米,先端圆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聚伞状花序腋生;花萼黄绿色,近于全裂,裂片卵形;花冠黄白色,深5裂,裂片卵圆形;副花冠5,黄绿色,肉质瘤状,上部围绕于蕊柱顶端,与蕊柱几等长;雄蕊5,药覆盖蕊柱先端;子房上位,由2个几乎分离的心皮组成,两花柱顶端连合而成肥厚平盘状柱头。蓇葖果1~2个,狭长卵形,长约4.5厘米。种子多数,顶端具白色细绒毛。花期8月。果期9~10月。生长环境及分布与柳叶白前同。两者常群生一起。

化学成分

柳叶白前根茎中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高级脂肪酸和华北白前醇(hancokind)2.芫花叶白前根中含有白前皂甙(glaucoside)A,B,C,D,E,F,G[3],H,I,J,K,白前皂甙式(glaucogenin)A和B,白前皂甙式C单-D-黄花夹竹桃糖甙(glaucogeninC-mono-D-thevetlside),白前新皂甙(neoglau


大,常有分歧,并密生须根,顶端常残留灰绿色或紫棕色的地上茎;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类圆形,中空或有膜质的髓。根细长弯曲,长约1~10厘米,多数呈毛须状,表面棕色或紫棕色,有细缴皱,并具多数小须根。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扩大镜下可见中心木部。气微弱,味甜。

②芫花叶白前干燥的根及根茎,形状与柳叶白前相似,但根茎及地上茎节部的芽对生而显著;根较长而粗,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5~1毫米;色亦较浅,常为灰黄色。气微弱,味微甜。以上两种,均以根茎粗、须根长、无泥土及杂质者为佳。主产浙江、安徽,此外,江苏、湖北、江西等地亦产。

1.《本草衍义》:白前,保定肺气,治嗽多用。以温药相佐使,则尤佳。

2.《纲目》:白前,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有痰者宜之。若虚而长哽气者不可用。张仲景治嗽而脉沉者,泽漆汤中亦用之。

3.《本草经疏》:白前,肺家之要药。甘能缓,辛能散,温能下,以其长于下气,故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二病皆气升、气逆,痰随气壅所致,气降则痰自降,能降气则病本立拔矣。白前性温,走散下气,性无补益。深师方中所主久咳上气,体肿短气,胀满,当是有停饮、水湿、湿痰之病,乃可用之,病不由于此者,不得轻施。


4.《本经逢原》:白前,较白薇稍温,较细辛稍平。专搜肺窍中风水,非若白薇之咸寒,专泄肺、胃之燥热,亦不似细辛之辛窜,能治肾、肝之沉寒也。

5.《本草正义》:白前,专主肺家,为治咳嗽降气之要药。《别录》谓其微温,以其主治寒嗽,则能疏散寒邪,其性质必含温养之气也。然白前治嗽,亦不专于寒嗽一面,即痰火气壅,上逆咳嗽,亦能定之,则又有似乎寒降,是以苏恭竟作微寒。然其所以能止嗽者,则在于平逆顺气,使膈下之浊气不上凌而犯肺金,斯肺气得顺其清肃之性,而咳自除,此以静肃为用,必不可遽谓其温。且古今主治,恒用之于火气逆升之症,无不应手,自当以苏恭微寒之说为长。且寒邪寒饮之咳,辛温开肺,别有专司,固非白前之长技,特微寒顺气,非如沙参知母之寒凉直折,亦非如桑根皮、枇杷叶之清降遏抑,故为定咳止嗽之主药,而绝无流弊。虽不见于《本经》,而《别录》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甚至称其治呼吸欲绝,可见其清肃肺家,功效卓绝。白前顺气,清肃肺金,是其全体大用,此外别无效力。而《日华子本草》且称其治奔豚肾气,殆因其能降肺逆而推广言之。然白前主治上焦,而不能下坠直降,肾气之治,失其旨矣。

6.《别录》: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

7.《唐本草》:主上气冲喉中,呼吸欲绝。

8.《本草备要》:泻肺。

9.《福建中草药》:行气消积,健脾和胃。

①治久患暇呷咳嗽,喉中作声,不得眠:白前,捣为末,温酒调二钱匕,服。(《梅


栽,每穴1株,覆土压实。

田间管理生长期应注意除草、浇水。苗高30cm左右,追肥1次。

(1)柳叶白前根茎圆柱形,有分枝,长4-14cm,直径2-4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具细纵皱纹,节明显,节间长1.5-4cm,顶端有数个残茎;质脆易断,断面中空或有膜质髓。根纤细而弯曲,簇生于节处,长工3-10cm,直径不及1mm,多次分枝成毛须状,常盘结成团;质脆,断面白色。气微味苦。

(2)芫花叶白前根茎较短小;表面灰绿色或淡黄色,节间长1-2cm;质较硬,折断面空


(1)柳叶白前取本品粗粉1g加70%乙醇10ml,加热回流1h,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内蒸干,残渣加醋酐1ml,使溶解,再加浓硫酸1滴,显红紫色,放置后变为污绿色。

(2)芫花叶白前试验方法同柳叶白前。加浓硫酸后显棕红色,放置后不变色。

1.白前: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稍浸泡后捞出,润透,切段,晒干。

2.炒白前用文火加热,炒至老黄色,微焦,取出放凉。炒后偏于温肺散寒


、化痰止咳,多用于寒痰或痰湿、咳喘。

3.密白前现行,取炼密用适量开水稀释,加入白前段拌匀,闷润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白前段100kg,用炼密25kg。密炙后可缓和对胃的剌激性,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多用于肺虚咳嗽。饮片性状:白前参见“药材鉴别”项。炒白前形如白前,表面老黄色。密白前表面金黄色,略带粘性,味甜。贮干燥容器内,炒白前、密白前密闭,置阴凉干燥外。

咳喘属气虚不归元者,不宜应用。按:

1.白前与白薇外形相近似,故有些地区把二者颠倒混用。然白前为止咳祛痰药,白薇乃清退虚热药,二者功用迥异,须予区别。其简易鉴别法是:折断面中空者为白前,俗称“鹅管白前”(指根茎中


空似鹅毛管);折断面实心者为白薇,俗称“实白薇”。

2.白前误用品尚有多种,如:(1)百合科植物龙须菜AsparagusschoberioidesKunth、多刺龙须菜A.sp的根及根茎,在河南山西个别地区误作白前应用。其根茎较粗大(直径0.5-1cm),须根也较粗长(直径0.2-0.5cm);灰褐色,质柔韧,不易折断,切面中央有小木心,木心与外皮间有放射状空隙;味微苦。(2)鸢尾科植物白射干Irisdichoto-maPall.的根及根茎在江苏等省误作白前使用。其根茎横生,呈不规则结节状,灰褐色,有圆形茎痕或残留茎基,茎基具叶鞘;须根细长,直径0.15-o.4cm,有纵皱及纤细的绒毛;质空虚软韧或硬脆,断面中央有小木心,味淡微苦。(3)同属植物竹灵消C.inamoenumLoes、柳长卿C.paniculatumKitag.的根及根茎分别在山东,黑龙江等省个别地区误作白前使用,其形性及功用与白前均有明显区别

《中药学》- 白前 《本草纲目 · 白前》
此页由A+医学百科用户行医于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19:26最后更改。
本站内容由网友添加和整理,仅供学习和参考。站内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或最新。
网站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A+医学百科提醒网友,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
上一篇:白牛胆,白牛胆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白屈菜,白屈菜的功效与作用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