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癌症的发病率却居高不下,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持续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引导群众改变与癌症发病密切相关的不良生活方式。要强化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以降低发病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为目标,健全防治机制和服务体系,对肿瘤的防治有重要意义。2006年WHO将“癌症”定义为可控制的慢性疾病。癌症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全面提高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保证人民远离癌症风险,做好癌症的防治。
透过癌症现象,重新认识癌症
肿瘤到底是什么疾病?我们先了解一些有趣的现象进行思考。实验人员将基因背景完全相同的小鼠分为两组,分别给这两组小鼠体内移植肿瘤,其中一组小鼠生活在自由的空间中,有玩具,可以交流、活动,而另一半小鼠被分别关在鼠笼中缺乏运动和交流。这两组小鼠的唯一不同就是生活环境。最终,实验结果显示,生活在宽松生活环境中的小鼠,其肿瘤明显小于生活在闭塞环境中的小鼠。一组科研数据: 一旦获知自己患有肿瘤,约有55%的患者会进入抑郁状态,而一般人群的抑郁比例约为17%;约半数肿瘤病人会进入焦虑状态,这一比例是正常人群的3倍。
, http://www.100md.com
另一个有意思的实验:将人类的黑色素瘤细胞注入了鸡的正常胚胎中,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这些肿瘤细胞既没有死去,也没有在鸡胚中形成恶性肿瘤细胞,而是变得和正常细胞一样存活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分裂产生的子带细胞和这些黑色素瘤细胞的前身——正常的神经脊细胞非常相似。科学家的解释:正常鸡胚为肿瘤细胞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细胞微环境,正是通过与鸡胚细胞之间复杂相互作用,使得肿瘤细胞原本混乱的表观遗传学图谱得到了重塑,使癌细胞去分化成为原始正常的干细胞。也就是说改善肿瘤细胞微环境是可以逆转肿瘤细胞的性质。
大量证据表明,肿瘤的形成是胚胎性基因重现与过表达的结果,胚胎发育是播种生命之苗,肿瘤的发生却是威胁生命。从这个角度认识癌症,是人体的细胞重启了胚胎细胞增殖特性,也就是说肿瘤细胞也是我人体正常细胞转化而来。把我们人体该休止细胞增殖系统重新启动。透过这个实验,通過调整启动细胞增殖细胞的特性,从而终止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
从肿瘤干细胞理论解释,肿瘤细胞都是来源于肿瘤干细胞,通过影像学可以看到成形肿物,但是肿瘤干细胞我们却无法通过影像学所发现,而肿瘤干细胞就像肿瘤的种子,在它的生长、转移阶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对于肿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基于手术、药物等手段,主要是消除可见的肿瘤组织,并不能剔除肿瘤干细胞,难以消除肿瘤细胞及转移灶完全杀灭,最终导致肿瘤的复发,癌症干细胞自身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肿瘤细胞群体的特征。比如,它们增殖率非常低,使得癌症干细胞能够逃脱传统的放疗和化疗,因为放疗和化疗主要针对快速分裂的细胞。癌症干细胞具有高效泵出药物的系统,使它们对大多数传统治疗药物高度耐受。当今治疗方法作用于多数肿瘤细胞而不是癌症干细胞,而癌症干细胞才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原因。外科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静止状态的癌症干细胞通过与新的微环境相互作用迁移到远处, 导致肿瘤转移。因此,对于肿瘤干细胞的认识和控制程度,决定人们对肿瘤疾病治疗效果。
, http://www.100md.com
我们通过以上几个理论的分析,癌细胞不是外来的,我们认为肿瘤的本质可能有以下情况:1、细胞本身老化、基因突变,占癌症发生的55%;2、人体正常细胞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长期持续不良环境刺激,产生机体功能代谢失衡,诱发细胞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肿瘤发展中的一个现象,本质是细胞内外环境改变,导致细胞代谢异常,引起细胞周期的紊乱,正常的体细胞变成癌细胞主要是由于有丝分裂发生了差错所致,治疗的根本是改善细胞内外环境逆转代谢异常细胞,不能逆转应加强自身免疫功能或者手术、化疗,清除变异细胞。从能量理论角度认识肿瘤的本质:是因为细胞线粒体供能绝对不足或者传输发生障碍时,细胞导致代谢紊乱、基因组不稳定及突变、细胞无限增殖,在不断的增殖过程中,随着微环境的持续恶化,不断产生新的基因突变,免疫抑制和缺失,机体器官产生实体肿瘤和转移。
肿瘤细胞其实是正常细胞裂变过程发生突变而形成,也是在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细胞做出的适应,如果我们每天过度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大量酒精,持续的精神紧张、压力、焦虑、失望和难以解脱的情绪变化,过度透支我们的身体,持续的不良的内环境和外在环境的紊乱和污染,必将导致正常细胞的变异、分化,所以,癌不是局部或某些器官的病,而是全身的病,更是心灵的病。令我们恐惧的癌症只不过是正常细胞为了适应我们自身环境的改变做出的选择,所以变异、坏死的“癌细胞”并不是我们的敌人和疾病的本质,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以牺牲其活性和改变其代谢的细胞,提醒和警示我们改变错误观念和生活方式。
, http://www.100md.com
如果说癌症可怕,不如说人们对癌症的错误认识和态度是可怕的,因为一直把它当敌人来看待,本来变异的细胞不可怕,冠以癌症的帽子,让患者生活在恐惧、绝望的状态下,进一步加重细胞内外环境的改变,也加速了疾病症状的进展。肿瘤细胞并不是外来的,也是我们机体细胞一部分。
肿瘤是一种细胞增殖及分化异常的分子网络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俊团队与生命科学院白凡课题组首次发现肺内磨玻璃样结节(GGO)存在转移的证据,该研究首次通过二代测序技术从基因突变层面证实即使肺内纯磨玻璃样病变也可以发生转移。以上发现证实了多发GGO患者中,同时存在多源发肺癌和肺内转移的情况,而且原发灶和转移灶均为GGO病变。GGO通常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或者微浸润腺癌(MIA)。其中AAH和AIS被认为肺癌的癌前病变,MIA也处于肺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均不具备转移能力,肺内多发磨玻璃样病变(GGO) 一般为多源发肺癌。该研究发现,每个GGO病灶的平均突变数量仅为25个(9~54个),这也暗示着GGO为肺癌的早期病变。这个现象恰恰说明肿瘤疾病是一个器官局部的代谢紊乱,而不是影像学资料的一个点,从这个问题思考,对未来的肿瘤的治疗有更多的启发,对于临床认为的早期肿瘤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肿瘤代谢理念,应该存在改善肿瘤微环境,进行早期肿瘤治疗的尝试。, 百拇医药(左占杰) 第 1 2 页 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 > 癌症知识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1-2269/2018/0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