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会听人抱怨说自己的患上了麦粒肿,那什么是麦粒肿呢?引起麦粒肿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呢?医生指出由于麦粒肿在生活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并且这种疾病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我们在预防麦粒肿的同时,更有必要了解清楚引起麦粒肿的病因,这对于我们的预防也会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引起麦粒肿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呢?
麦粒肿是什么
首先,我们知道麦粒肿是由于细菌进入眼部造成的感染。
那么细菌是怎么进入眼部的呢?这和我们平时用眼的习惯密切相关,一些人在眼部不舒服的时候就选择用手去揉眼睛,这样的习惯是非常不好的,因为我们的手上难免会携带大量的细菌,手直接接触眼部便会大量的细菌带入眼部引起感染,这样就很有可能会出现麦粒肿的情况。我们建议平时可以选择使用眼药水或者热毛巾敷眼代替直接用手揉眼睛。
其次,用眼过度也会造成麦粒肿的出现。
现在大部分的工作族或者是学生党都会有大量的时间是面对电脑的机会,长时间的面对电脑就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进而就可能会有麦粒肿的出现。因此我们建议这部分人群平时在工作时要注意每隔一段时间就让眼睛休息一下,切记不能一直让眼睛盯着电脑。
最后,一些喜爱漂亮的女性由于化妆、佩戴美瞳等对眼睛损伤特别大的行为也可能会造成麦粒肿的出现。
我们都知道化妆品的化学成分很高,平时女性化妆也难免会碰到眼睛。另外佩戴美瞳的时候也会使手上或者美瞳表面没有清洗的细菌进入眼睛,眼睛受到这些东西的感染就会出现麦粒肿。因此,美瞳的清洁一定要很注意,平时化妆一旦有异物进入眼睛要及时处理。
麦粒肿的症状
1、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邻近球结膜水肿。
2、3~5天后形成脓胩,出现黄色脓头。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现在皮肤面;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表现在结膜面。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
3、重者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大及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
麦粒肿的类型
1、外麦粒肿为Zeis腺(蔡司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约2~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泡,穿破排脓迅速痊愈。如果致病菌毒性强烈,尚可引起眼睑及附近结膜发生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尤以外眦部者更易,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2、内麦粒种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麦粒肿的治疗
患了麦粒肿后要及时治疗,因为早期症状轻微,通过局部治疗往往就能控制其发展,局部热敷,以促进化脓,轻的炎症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
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可促进炎症的消失,青霉素族的抗生素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均可,它对化脓菌的作用都很好。局部可点眼药,一般使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即可,如分泌物多可用利福平眼药水效果好。小儿入睡后可涂金霉素眼膏。
如果患儿能很好配合,还可辅以温水热敷治疗。热敷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很有帮助。具体的做法是,用清洁毛巾浸热水后稍拧干直接敷在患眼皮肤上,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热毛巾的温度约45度左右,家长可先用手背或自己的眼睑皮肤试温,以患儿能接受为度。
如治疗不及时,除局部出现红肿外,还伴有发热、怠倦等全身症状时,应该加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红霉素,或肌肉注射青霉素等。对已经出现脓头的麦粒肿,可待脓肿成熟后,进行切开排脓治疗。
麦粒肿的危害
麦粒肿主要是不注意眼部的卫生造成的。
人眼睑可以防御外界病菌侵袭,但孩子经常用脏手揉眼,细菌很容易进入眼睛,从而引起‘针眼’。因此,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手部卫生。麦粒肿一般有两种,即内麦粒肿与外麦粒肿。外麦粒肿表现为眼睑局部性红肿,有小硬结,触及会疼,但症状很快会消失治好。内麦粒肿因炎症在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疼痛较剧烈,炎症持续时间也长,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影响其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感,造成麦粒肿的危害。
当孩子的眼睑皮肤发红、局部肿胀时就可能得了麦粒肿,这时还有可能引起发烧。
不少人因体质关系会不断长出麦粒肿,短期内反复开刀反而引起眼睛感染。这种情况往往需要通过中药内服调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眼睛红肿患者自行采用毛巾热湿敷,有些人甚至用手挤压,这些方法都是不正确的。它可能使脓液播散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等。这些麦粒肿的危害都是非常严重的。
上面关于麦粒肿这种疾病,医生已经向大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了,怎么样,现在大家对于什么是麦粒肿是什么,麦粒肿是什么的危害以及如何治疗麦粒肿是什么应该已经清楚了吧。医生提醒平时我们一定要多关爱自己的眼睛,一旦出现不适可以去正规的药店选择合适的眼药水,严重的时候可以选择去医院进行检查,一旦拖沓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免责声明: 本文由互联网提供,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下一篇:立夏吃什么 立夏如何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