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6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心脑循环 > 心脑健康知识 >

高血压病人如何防中风(心脑血管病讲坛)

  高血压病人易发生中风,轻则瘫痪,重则死亡。对此,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有以下措施可供借鉴。

 第一,坚持服用降压药。

 降低血压可以预防中风是已经被许多研究证实的事实。有些人在治疗高血压时把血压作为惟一标准的做法是不对的。血压高仅仅是一个因素,有些人的血压比较易受药物影响,一段时间用药后血压就正常了,他们就停止用药,甚至一些非专科医生也同意这样做。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高血压病人除了血压高外还存在对血管的损害,通俗地说就是动脉硬化。短时间内治疗就可以使血压正常,但要使动脉硬化不再发展,则需要长期服用药物。

 理想的降压目标应该是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好的降压药物应是一天服用一次即可维持24小时的疗效,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因漏服药物或者在夜间可能出现的突发血压升高而出现中风的危险性。也应当避免使用大剂量降压药物短时间大幅度的降压,一般在2~3个月内降到理想水平比较合适。

 第二,降低血脂水平。

 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更易发生中风,在降压的同时应该按实际情况选用降血脂药物。目前以为较好的降胆固醇的药物是他汀类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而起作用。降低甘油三酯的较好药物是贝特类药物。

 第三,延缓动脉硬化。

 就发生中风的局部而言,血管硬化是中风的内因,压力大可以认为是外因。因此,防治动脉硬化才是预防中风的根本。

 目前还没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效药。一般措施包括戒烟、体育锻炼、清淡饮食、多食用维生素丰富的粗食,降脂、降糖、降血压。如果病人合并有明确的冠心病或有脑栓塞历史,最好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有证据表明,长时间服用这类药物可以稳定和消退粥样硬化斑块,对高血脂尤为合适,血脂正常者也可采用。

 第四,抗凝防止血栓形成。

 常用的药物有小剂量阿司匹林、潘生丁、华法令和培达等药物。阿司匹林同时是有效的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现认为它还有防止大肠癌的作用,可以长期使用,但有胃出血和哮喘历史的病人不宜使用。

 第五,生活要有规律。

 合理安排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疲劳、情绪激动;适当体育活动,最好能做到每日运动30~45分钟,活动量宜根据原有的活动习惯、心脏功能和体力来决定,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宜勉强做剧烈运动和突然用力,老年人适宜于散步、做保健操和打太极拳。

 第六,注意中风信号。

 发生中风最常见的信号是:突然严重头晕、天旋地转;突然剧烈头痛、呕吐、视物不清或双影;突然手脚无力、四肢麻木、口舌歪斜、说话含糊不清或漏气;突然神志不清、晕厥倒地等。如遇以上情形,在场家属亲友应迅速扶住病人以免摔伤,安慰病人稳定情绪,就地让病人平卧,保持头后仰并偏向一侧,这样可以保持气道通畅。如患者神志清楚或神志迅速转清,应及早就医,如神志不清病情严重,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百拇医药(姚继霞)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2-574X/2004/12/10.htm
上一篇:扑朔迷离的颈心综合征(心脑血管病讲坛)
下一篇:脑血管病人要防癫痫发作(心脑血管病讲坛)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