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3-09-1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未分类 >

白(疒咅)

白(疒咅) 病证名。同名异病之名,有皮肤遍生白疹之谓。又名晶(疒咅)、白疹(见《温热经纬》卷三)。多因湿热之邪郁于肌表,不能透泄而发。证见颈项初生水泡,渐及于胸腹,亦可见于四肢,多先少而后密,状若水晶样,则显示有湿热外透之机。若破之则出淡黄色浆液汁,有微腐臭气味。重者多伴有身热,数天后身热渐退,水泡干燥脱屑而愈。严重者可缠绵日久,水泡呈枯白色,名曰枯(疒咅),是气阴枯竭之兆候。治宜清热除湿宣透之剂。可选用氤氲汤,若气阴两虚者,加补气血养阴之品。相当于白色粟粒疹。此外,《白喉阐微·附录》:“炼斋偶记”之烂喉风项:“或曰白前、或曰白缠喉,又名白(疒咅),其名种种不一。”应予辨别。
上一篇:罢(pí,音皮)极之本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