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孩子一直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最令父母头疼的对象,现代有育儿经,古代也有并且习俗多种多样,如今流传继承下来的并不多,那么古代都是如何育儿的呢?想知道古代女子分娩育子的习俗是什么,就来瞧瞧小编带来的育儿习俗介绍吧。
分娩育子的习俗
妇女怀孕之后,多有保胎之俗。古代妇女生育,因自然条件恶劣与缺乏科学知识,往往死亡率高,成活率低,甚至出现母子一起死亡的现象,给人们造成了恐惧感。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要儿之所以死亡,主要是孕妇有 鬼魂附体 之故。
妇女怀孕,古时称为 有喜 。婴儿一生下来,家人便向邻友 报喜 ,亲友送礼以贺。古代《礼记》载: 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 因古代认为左为 天道所尊 ,右为 地道所尊 ,以此作男女之别的标志。弧,是木马,象征男子之刚。帨,是佩巾类的手帕,为女子日常用物,标志女子温柔。
生子三日,亲友均来庆贺与祝福,称为 三朝礼 。古代重视 三朝礼 。如在宫廷,则以官爵、重财相贺;如在民间,外婆家及亲朋则以红蛋、小儿衣帽、鞋袜相贺。而主人家设宴庆祝,并把红蛋分送给邻居小孩、来客,称为 三朝吃红蛋 。此俗至今尚流行。
三朝日,有进行婴儿洗浴之习,古称 洗三礼 。唐朝杨贵妃就举行过洗儿礼。苏东坡祝贺儿子生孙时说: 昨闻万里孙,已振三日浴。 他还说: 闽人生子,三日浴儿时,家人及宾客皆载葱钱。曰葱使儿聪明,钱使儿富大。 南宋杭州,据《梦粱录 育子》载,还举行 三朝与儿落脐炙囱 之礼。直至民国, 洗三 之俗仍还流行。《中华全国风俗志》载: 要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 三朝礼后,婴儿始吃母奶。
婴儿满月,还举行 满月礼 活动。唐宋间贺满月的活动十分盛行。主人设宴,亲友、亲邻则送礼相贺。《东京梦华录 育子》记载北宋汴京(开封)的满月礼的情况: 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以钗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盆中有枣子直立者,妇人争取食之,以为生男之征。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 古代还认为嫩弱婴儿有鬼邪跟着,通过移窠,可把邪气带走。若在皇宫,皇子满月,皇帝以为吉利,便有所庆贺。如唐景龙三年(709年),皇子旭轮生满月,皇帝便大赦天下。
婴儿诞生百日,需要举行 百啐礼 ,再次庆贺祝福。古人认为婴儿百日又为大关,过了百日关,要儿便容易成长了。《东京梦华录 育子》载汴京情况说: 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 南宋杭州也是这样,《梦粱录 育子》说: 生子百日时,即一百日,亦开筵作庆。 祝贺婴儿长命百岁。
婴儿诞生一周岁,还要举行 抓周 之礼。亲友皆往庆贺。《东京梦华录 育子》载,汴京人生子 至来岁生日,谓之周辟。罗列盘我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碎,此小儿之盛礼也 。
拈周试醉的礼仪,主要是试卜幼儿前途、职业。把各种玩物和生活用具陈列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由此卜定其日后的前途、志向、兴趣。此俗在两晋南北朝时已在江南地区流行。《颜氏家训 风操篇》说: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愚廉智,名之为试儿。
《宋史》载,曹彬诞生周岁时,父母在曹彬前摆满各种玩物、器具,观其所取。只见曹彬的左手拿了干戈,右手取了俎豆(礼器),后又拿了一颗印, 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 育儿习俗介绍,分娩育子的习俗 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天天健康网是互联网上拥有大量用户和全面资料的健康网站。天天健康网致力于以互联网为平台,整合优质的健康资讯,传播全新的健康理念。
天天健康网有详细的健康资讯,并且提供在线咨询服务,为您解决一切的健康问题,加入收藏,方便访问。
天天健康网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详情请查看免责声明。
天天饮食
介绍饮食保健、饮食营养、饮食烹饪、美食、饮料等,包括饮食文化、茶、酒等饮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