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4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急救专题 > 现场急救 >

心肺复苏新理念:胸外按压最关键(专家门诊)

  春寒料哨:提防心脏“罢工”

 前段时间,上海市接连发生数起中老年人猝死路边的事件。稍早前,我们医院陆续救治了3例在上体育课时突发心跳停止的中小学生。早春时节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特别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甚至心脏性猝死,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所谓猝死,指的是突然发生的因心跳、呼吸停止导致的死亡。因心脏疾病导致的猝死,称为心脏性猝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心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病人(“死过去”的病人)经及时抢救可以被救活,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心跳骤停”,如果抢救失败,病人死亡,就称为“猝死”。

 早防早治:确保心脏健康

 一般地说,有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心衰和中风病史的人比较容易发生猝死。调查发现:一天中易发生猝死的时段是6~12时,一周中猝死率最高的是星期一,而在一年四季中,冬季发生猝死的概率最高,较夏季增加18.7%。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常伴有多种慢性病,当遭遇气温剧烈改变时,常无法适应,更易发生心脏性猝死。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年人猝死的情况越来越常见。他们中的许多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却因为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痛惜。

 对上述高危人群而言,要预防猝死的发生,积极控制好基础疾病(如规律服药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最关键。此外,注意饮食清淡,戒烟戒酒,坚持适量运动锻炼也很重要。老年人早晨起床时,可先在床上静卧10分钟,待彻底清醒后,再缓慢下床走动。外出早锻炼时,不宜站在风口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0-8470/2011/03/07.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91 字符。
上一篇:心肺复苏,你会做吗?(健康卫士)
下一篇:心肺复苏:为猝死者带来“生的希望”(专家门诊)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