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4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消食导滞穴

凡具有消化食积、导滞和胃作用,能够治疗消化不良、饮食停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疼痛、暖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异常等病症腧穴,称作消食导滞穴。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上脘穴中脘穴建里穴下脘穴脐中四边穴幽门穴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长谷穴食窦穴腹哀穴接脊穴四缝穴

消食导滞穴主要分布在腹部背部和手部。

位于腹部的有任脉的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和上脘穴;足阳明胃经的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和太乙穴,足太阴脾经的腹哀穴和食窦穴;足少阴肾经的幽门穴以及经外奇穴的脐中四边穴和长谷穴等。

位于背部和手部的有经外奇穴接脊穴和四缝穴等。

临床取用消食导滞穴时应有所忌宜,如上脘穴、建里穴、脐中四边穴等穴因居脐腹周围,故孕妇慎用;再如食窦穴、幽门穴和不容穴等穴均应浅刺,以免伤及内脏;至于四缝穴则一般不灸。

另外,还应根据不同证候,适当配伍具有健脾理气利湿作用的腧穴,以增强其消食导滞的功效。

本类腧穴除具有消食化积、导滞和胃的作用外,因所属经脉的不同。还多兼具理气、健脾、利湿、安神之功。

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为任脉之腧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阴经经气的作用,故以上肺穴可理气、健脾、安神,治疗腹胀腹痛呃逆惊悸怔忡等症,此外建里穴还可利湿,可治疗霍乱水肿等症。

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为足阳明胃经之腧穴,其中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可理气止痛,治疗气机不畅所致的胸背痛及胁腹胀痛;关门穴可化湿行水,治疗腹水身肿遗尿等症;太乙穴可镇惊安神,治疗心悸怔忡等症。

此外,在本类腧穴中腹哀穴可清利湿热,治疗痢疾等;食窦穴可利水,治疗水肿、小便不通等症;幽门穴可通经下乳,治疗妇人乳汁不通乳痈等。经外奇穴的四缝穴为小儿常用穴,兼具止咳驱虫之功,可治疗百日咳肠寄生虫症;脐中四边穴可息风止痉,治疗小儿暴痫及一切痉挛性疾病。

在使用本类腧穴时,还可与耳针联合应用,并在针刺的同时,注意节制饮食,以利于胃气恢复。

具有消食导滞作用的腧穴,分布较广,除本章所介绍的外,具有代表性的如理气穴中的鸠尾穴中庭穴巨阙穴止咳平喘化痰穴中的彧中穴神封穴灵墟穴益气壮阳穴中的足三里穴商曲穴脾俞穴等腧穴,应用时可参见有关章节。

人体穴位专题
此页由A+医学百科用户行医于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23:00最后更改。
本站内容由网友添加和整理,仅供学习和参考。站内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或最新。
网站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A+医学百科提醒网友,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
上一篇:止咳平喘化痰穴
下一篇:补阴穴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