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1-24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悬颅穴

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疾病

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齿痛。

〖人体穴位配伍

颔厌穴、治偏头痛;配曲池穴合谷穴热病头痛

〖刺灸法〗

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髓孔穴,髓中穴,米啮穴。

胆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散热后吸附水显。

1)悬颅。悬,吊挂也。颅,古指头盖骨,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颔颅名意指胆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散热后吸附水湿。本穴物质为颔厌穴传来的温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并吸附天部中的寒湿水气,穴内气血如同天部中的水湿云层一般,故名。

2)髓孔穴。髓,骨之所主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孔,孔隙也。髓孔名意指胆经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如悬颅名解,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其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落下一般,故名髓孔。髓中名意与髓孔同。

3)米啮穴。米,微小之物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中聚集的水滴。啮,咬或缺口之意。米啮名意指穴内的天部水湿云气化雨冷降,如不断地咬缺一般。理由髓孔名解。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化雨冷降,小部分循胆经下传悬厘穴

〖功能作用〗

降浊除湿

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风池外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丝竹空、太阳、风池,有疏风明目的作用,主治目外眦痛。

配人中,有通经消肿的作用,主治面肿。

《甲乙经》:热病头痛,身重,悬颅主之。

《铜人》:治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齿痛,面肤赤痛。

《图翼》:主治头痛齿痛,偏头痛引目,热病汗不出。

人体穴位专题
此页由A+医学百科用户行医于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14:20最后更改。
本站内容由网友添加和整理,仅供学习和参考。站内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或最新。
网站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A+医学百科提醒网友,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
上一篇:头临泣穴
下一篇:悬厘穴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