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达新(主任医师)龙愉良
入秋以后,尽管白天的阳光还很强烈,但早晚的气温已悄悄回落,正所谓“天阶夜色凉如水”。与此同时,中山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部也比夏天更加繁忙了:早上天还没亮,门诊大厅的挂号窗口前,等待就医的人们就排起了长龙;住院部的床位更是紧张,病房里的医生无法按时下班已是家常便饭。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使心脏“闹脾气”,大家应提高警惕。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期”
秋冬季节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期,如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肺动脉高压等。进入秋冬季节以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逐渐增大,且气温越低,早晚温差越大,上述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越高。原因在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以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释放出较多会引起外周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收缩的儿茶酚胺,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反射性加快、心肌负荷增大、心肌耗氧量也增加;寒冷还会影响血小板功能,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导致动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口鼻吸入的冷空气还可以直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0-8470/2016/11/05.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