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3-09-1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未分类 >

地稔根的功效与作用

地稔根 direngen 地稔根别名 地菍根、山地菍根、山地稔根、铺地锦根、地茄根、火炭泡。 地稔根英文名 Twelve stamen Melastoma Herb 地稔根药用部位 野牡丹科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的根。 地稔根植物形态 披散的匍匐状亚灌木。茎多分枝,近地面匍匐生长,长10~30厘米。叶对生,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3厘米,宽8~20毫米,顶端短尖,基部浑圆,有3~5条主脉,只在叶面边缘和叶背脉上有稀疏的粗毛;叶柄长2~4毫米。夏、秋季开花;花两性,1~3朵生于枝端,直径约2.5厘米;萼管长约5毫米,被短粗毛,萼片披针形,比萼管短;花瓣5片,倒卵形,紫红色,长1~1.4厘米;雄蕊10枚,花药顶孑L开裂,有延长且2裂的药隔,子房下位,5室。浆果圆球形,直径约7毫米,成熟时紫黑色,被粗毛。 地稔根产地分布 生于山野草坡、林缘及灌木丛中的酸性土上。分布于广东及长江流域以南等地。 地稔根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收。挖取根部,洗净,切短段,晒干。 地稔根药材性状 地菍根呈不规则圆柱形短段,常弯曲,有分枝,长3~6厘米,直径4~12毫米,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光滑或有细皱纹,栓皮剥落后呈淡红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淡红棕色,略显放射状纹理,中心有红棕色小髓。气微,味淡微涩。 地稔根性味归经 性平,味微甘、苦。归肺经、脾经、肝经。 地稔根功效与作用 活血通络、收敛止血。属止血药分类下的收敛止血药。 地稔根临床应用 用量5~30克,煎服;或捣汁。外用:煎汤洗或捣敷。用治风湿痹痛、腰腿痛、产后腹痛、崩漏带下、外伤出血。 地稔根药理研究 地稔根煎剂在体外对伤寒、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的功效与作用。 地稔根化学成分 含酚类、鞣质、氨基酸及糖类。 地稔根使用禁忌 孕妇慎用。 地稔根配伍药方 1.治久嗽不止:地菍根、百合、桑根各30克,猪肺1只煎服。(《闽东本草》) 2.治黄疸:鲜地茄根90克,白茅根30克,白糖30克,甜酒30克。先将地茄、白茅根煎水,加白糖冲甜酒服。(《湖南药物志》) 3.治疝气:地菍根60克,加桂圆肉15克(或橘核15克),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4.治久疟不愈:地菍根30克,凤尾草全草60克,鹅不食草全草15克。白糖为引,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 5.治滞产:地菍根60克~120克,切碎,加水3-4碗,文火煎至八分碗,去渣顿服。(《福鼎本草》)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 地稔根 地稔根别名地菍根,原植物生于山野草坡及灌木丛中的酸性土上,分布于广东及长江流域以南等地。地稔根的功效与作用:活血通络、收敛止血。 棕树根 棕树根(学名:Serenoa repens),也被称为棕榈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主要产自北美洲。棕树根的性味为温,主要归经为膀胱经、肾经。 铁苋 铁苋菜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叶互生,卵状菱形至椭圆形,长2.5~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两面有毛或近于无毛。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序极短,长2~10毫米,生于极小的苞片内;雌花序生于叶状苞片内;苞片开展时肾形,长1~2厘米,合时如蚌,边缘有钝锯齿,基部心形;花萼4裂;无花瓣;雄蕊8;子房3室。蒴果小,三角状半圆形,被粗毛;种子卵形,长约2毫米,灰褐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生于旷野、路边较湿润的地方。分布黄河流域中下游及长江以南各地。 红药子 毛脉蓼多年生蔓性草本。根状茎膨大成块状,木质。茎细长,中空,绿紫色,先端分枝。托叶鞘膜质,褐色,近乎透明。叶互生;叶柄长0.5~5厘米,上面具沟,下面具粘质乳头状突起或具微小纤毛;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6~11厘米,宽3~6厘米,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具明显小梗;花被白色或淡紫色,5裂,外侧裂片中脉具翅;雄蕊8;子房三棱状,柱头3,盾状。小坚果三棱形,黑紫色,为扩大的膜质翅的花被所包。花期夏季。生于山坡路旁、沟边、滩地及乱石堆中分布我国西北、东北和湖北、四川、贵州。
上一篇:独一味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棕树根的功效与作用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