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3-09-1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未分类 >

乌桕子的功效与作用

乌桕子(《本草拾遗》) 乌桕子异名 乌茶子(《天宝本草》)。 乌桕子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乌桕的种子。植物形态详"乌桕木根皮"条。 乌桕子性味 甘,凉,有毒。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②《纲目》:"甘,凉,无毒。"③《天宝本草》:"有大毒。" 乌桕子功用主治 杀虫,利水,通便。治疥疮,湿疹,皮肤皲裂,水肿。便秘。①《本草拾遗》:"桕油,服一合,令人下利,去阴下水气。炒子作汤亦可。"②《纲目》:"桕油,涂一切肿毒疮疥。"③《天宝本草》:"通肠利便。治大便秘结,水肿病,寒火结胸。"   落叶乔木,高3~15米。树皮灰褐色,深纵裂,皮孔细点状;枝细长,灰白色。叶互生;叶片纸质,菱形至菱状卵形,长宽3~9厘米,顶端骤尖或尾状长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稍有光泽,下面初时粉白色,后渐变黄色,秋时变红赭色;叶柄长2~7厘米,上部接近叶片基部具2圆形腺体。花单生,雌雄同株,无花瓣及花盘,穗状花序顶生,初时全部为雄花;后于花序基部生1~4朵雌花;雄花小,萼杯状,3浅裂,雄蕊2,稀3,花丝分离;雌花具短梗,着生处两侧各有近肾形腺体1,花萼3深裂,子房光滑,3室,花柱3。蒴果木质梨状球形,具尖头。种子近圆形黑色,外被白色蜡层。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乌桕子产地分布 生于郊野、路边、溪边、低山杂木林中;也有栽培。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苏、山东、安徽、江西等地。 乌桕子用法与用量 外用:榨油涂、捣烂敷擦或煎水洗。 内服:煎汤,1~2钱。 乌桕子选方 ①治脓疮疥疮:桕油二两,水银二钱,樟脑五钱,同研,不见星乃止,以温汤洗净疮,以药填入。(《唐瑶经验方》)②治湿疹:乌桕种子(鲜)杵烂,包于纱布内,擦患处。(《闽东本草》)③治竹木刺入肉:乌桕种子合冷饭粒捣烂敷患处,刺即逐渐浮出。(《泉州本草》)④治手足皲裂:乌桕子煎水洗。(江西《草药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 乌桕子 乌桕子功用主治,杀虫,利水,通便。治疥疮,湿疹,皮肤皲裂,水肿。便秘。
上一篇:吴海霞
下一篇:江志峰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