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是现代医学的眼睛,为疾病诊疗提供了精准视角,但公众对技术的认知鸿沟仍然存在。 4月24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起的健康中国 医学影像科普作品优秀案例征集项目启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李真林在致辞中表示,此次项目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图文、视频等形式,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公众的健康指南,消除误解,增强医患互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李真林在致辞。主办方供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委员吕粟表示,无论是脑肿瘤的精准边界勾勒,还是脑血管病变的早期捕捉,医学影像技术始终是临床诊断的 探照灯 。 医学影像科普的核心,在于构建技术与信任的桥梁。我们亟需通过科普创作,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可感知的生命叙事,用案例故事诠释检查对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吕粟在致辞。主办方供图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罗渝昆表示, 目前,随着超声造影等超声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对微小病灶的识别能力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在不少医疗机构,我们仍发现许多患者,甚至部分临床医师,对超声造影、超声介入等超声技术缺乏认识。我们需要以更系统、更便捷的方式进行超声技术的知识传播。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罗渝昆在致辞。主办方供图
博莱科集团全球医学与法规注册事务部亚太区负责人林云表示,要实现医学影像的精准诊断,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公众认知的双重驱动,减少和消除公众对于辐射剂量造影剂安全等专业问题的认知迷雾,其意义不亚于开发一个新的影像技术。
博莱科集团全球医学与法规注册事务部亚太区负责人林云在致辞。主办方供图
此次活动由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公益支持,鼎湖医疗提供专业支持。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主要分为报名、候选、获评三个阶段,获奖作品将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公开展示。未来,该项目计划打造优质科普内容,构建覆盖影像检查全流程的知识库,并赋能影像医技人员,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荆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