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3-1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健康速递 >

解决溶栓用药问题,西南医院开发全新检测方法

2月6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息,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周振华教授团队联合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曾文教授团队,首次提出可通过构建基于核酸适配体的人工标志物体系,对血栓药物敏感性进行快速检测,实现溶栓个性化治疗。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

为解决溶栓用药准确性问题,团队提出了可让基于核酸适配体的人工标志物与凝血酶进行反应,提取出血液标志物,再利用高灵敏光学传感技术对该血液标志物进行检测,快速了解血栓难溶程度的检验方法。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曾文教授介绍。

团队还将人工标志物与纳米溶栓药物结合,设计了智能纳米巡警体系。 当我们把人工标志物与纳米溶栓药物结合的产物注入血管后,它会随血液巡游,识别血栓凝血酶并产生人工标志物反馈血栓难溶程度,再通过无创光控精准调节局部药物释放比例,降低溶栓风险,实现溶栓个性化治疗。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周振华教授介绍,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能显著提高溶栓效率,还能有效减少溶栓后出血的转化风险,降低个体疗效差异。

\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周振华教授(中)团队在做手术。医院供图

该研究为解决因临床溶栓治疗用药不精准而导致的再通效率低、出血风险高等难题提供了全新理论和技术支撑。

(责编:荆雪涛)

上一篇:台湾寒流来袭当天多人猝死,心血管疾病患者提高警惕
下一篇:告别胰岛素注射!有望实现1型糖尿病临床功能性治愈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