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1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泉州区域药食两用中药资源调查

 3.1 种类及分布状况

 本调查显示,泉州区域内有药食两用中药原植物33科63属75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26科45属52种、单子叶植物5科16属21种。其中野生种类21科33属34种,栽培种类20科33属41种。见表1。

 上述表格中所用的中药名是以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中的中药材的名称命名,根据其原植物来源,列出植物的科名、种名与拉丁名等,并罗列了各药材的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表格中的中药归类主要参考《中国中草药图典》[3-4]。各药材的食用价值则根据当地对上述植物的食用习惯进行归类总结。

 4 分析

 4.1 药用类

 由表1和表2可知,本次调查的泉州区域内33科63属75种植物可提供95味中药,其中马尾松3味、银杏2味、桑树4味、莲6味、梅2味、大豆3味、桃树2味、橘4味、紫苏3味、枸杞2味、姜3味;赤豆和赤小豆的种子都是赤小豆,大头典竹和淡竹茎秆的干燥中间层都是竹茹,薤白和藠头的鳞茎是薤白;其余58种植物各提供1味中药。在95味中药中,清热药最多,有15味;其次理气药13味、补益药13味、解表药9味、止血药7味、化痰止咳平喘药7味、收涩药6味、祛风湿药6味、利水渗湿药4味、温里药3味、活血化瘀药4味、芳香化湿药2味、消食药2味、涌吐药1味、安神药1味、驱虫药1味、外用药1味 ...... 上一页 第 1 2 页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5-5304/2019/05/01-1.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1 字符。
上一篇:重庆大娄山脉毛茛科珍贵药用植物及民间验方
下一篇:重庆巫山独活最佳采收期研究(论著)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