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天后宫故事一直延续至今。以保平安为目的的“乞龟”民俗源于泉州,传到台湾澎湖等地,本地在历经“破四旧”“文革”等政治运动后早已失传,近年来,再由澎湖回传泉州。自2007年起,泉澎两地每年联手在泉州天后宫举办“乞龟祈福”仪式,用于堆砌龟造型的“平安米”多达数万斤,活动结束时,“平安米”会立即分发给社会弱势群体,从而使宗教活动染上了救助贫困的色彩。
骑楼下逛街 嘴饱眼不饱
中山路长达2500米,逛起来却不觉得太累。原因嘛,一有连片骑楼,二是小吃多多。
如果要说中山路最突出的建筑风格,骑楼当仁不让。骑楼本是东南亚国家极普遍的一种建筑式样。泉州与东南亚隔着南海相望,气候炎热,台风天多,雨水充沛,两地自然条件有几分相似之处。泉州的海外侨亲多达800万人,多数集中在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缅甸、泰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点海外关系。菲律宾国父黎刹、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印尼前总统瓦希德的老家也在这里。然而泉州古城的老建筑并没有骑楼风格的传统,中山路建设的主事者是归侨,作为南洋骑楼的受益者,他们大胆借鉴与创新,让红砖白石的泉州底色与骑楼装饰的域外情调来了一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接触,最终获得了存留在历史深处的热烈掌声。
, 百拇医药
遮风、挡雨、防晒,真怀疑现在流行的大商超的设计创意有否受到骑楼的启发。当下的商业广场不就是加空调的室内步行街嘛,而数十年前,在中山路逛街可以风雨无阻,可以不打阳伞,若非特别留意,一个商店一个商店串着走,常常不清楚身处何方。中山路并非步行路,但游逛中山路最好的办法还是用脚步去感受。
泉州的元宵灯会始于唐朝,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泉州闹元宵”“花灯制作工艺”“李尧宝刻纸”均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2013年元宵节期间,随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觉效果总设计、泉州籍国际现代艺术家蔡国强前来“见识”的国际现代建筑大师盖里看花了眼,连声说“难以想象”。还有什么比骑楼更理想的挂灯场所?每年元宵节,商家便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店门口挂出花灯,其位置,正是骑楼中央。走马灯、彩扎灯、刻纸灯、绣球灯、无骨灯、纱灯、宫灯、龙灯、绣球灯、子母灯等多得叫不出来的品种,不同主题,各种形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一路行走,如入灯海。当人群围绕一盏花灯赞不绝口、不停拍照时,店主人便心花怒放,感觉不亚于做了一单大生意。
, 百拇医药
当彩车游行的队伍过来时,骑楼又成为天然的看台,行走的灯与头上的灯、手中的灯汇成一股灯的洪流,沿着中山路,浩浩荡荡,奔腾而去。花灯与这座城市脉脉含情地对视了许多年,其中的默契,泉州人知道,中山路知道。
走累了?别怕!歇下脚再走,这里有最地道的风味小吃。中山路小吃也有点门道。奎霞巷的大骨肉燕汤,靠巷内的那家才是最正宗的;中山中路的好再来面线糊,店小到只有一面墙壁,纯属占道经营,想吃的话,那就忍到晚上10点以后罢;金鱼巷口的金凤状元丸,若是正月里购买,时常要失望而归,因为等候的人实在太多;中山南路尾的秉正石花膏,再普通不过的门面,再普通不过的红豆、绿豆、芒果、西瓜、芋头、苹果,与石花膏一组合,怎么就有了一种魔力,让穿戴时髦的青年男女纷至沓来?若是盛夏,三更半夜出来喝一碗香甜清爽的石花膏,还要拿着签牌排队。
中山路的牛肉羹要算庄府巷口的东兴牛肉店生意最好。相传1278年,泉州市舶司提举蒲秀庚降元,避难中的南宋名臣陆秀夫拥立8岁的赵昺为帝。某日,陆秀夫带幼帝潜入法石一带,因饥饿难忍,向一农户讨饭,农户的耕牛刚刚被元军宰杀,于是把残存在牛皮上的肉屑整理出来,加入姜末、海盐,水开下锅,竟然喷香扑鼻。第二年,宋军在决战中失利,陆秀夫背着赵昺于南方某地投海而死,南宋小朝廷烟消云散。牛肉羹则在农户的手中传承了下来。明时,番薯从菲律宾成功引种闽南,用番薯粉沾拌牛肉制作的汤头更加润滑可口。现在“东兴”的做法,便是明代做法延用至今。
, http://www.100md.com
钟楼是泉州旧城两大中轴线的交汇处。其周边以钟百新华都商场、泉州影剧院为核心,形成老市区中部商圈,肉粽、面线糊、水丸小肠汤、扁食、肉燕、螺子肉等特色小吃,以此地最为正宗。连顾城、铁凝、叶辛、方方、舒婷、刘醒龙等一干知名文化人士都赞不绝口。
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存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而城市文化在空间发展上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维系着城市文脉的厚重感和生命力。由于保护措施得力,泉州中山路荣获了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但是,随着商业中心外移,中山路的式微之势与日俱增。如何在风貌保护的基础上复活历史街区往昔的繁华,考验着当代泉州人的智慧。
相关链接
我国的中山路
孙中山是我国拥有纪念性地名最多的人。但国内外纪念孙中山的地名究竟有多少,一时很难说得清。据说国内此类街道有300多条,其中被称为“中山路”者超过180条。如此规模,举世无双。
世界上第一条“中山路”出现在南京,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并由此得名。它也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
不为人熟知的是,北京也有中山路,不过现已并入长安街。1928年,天安门广场还未建,东长安门至西长安门之间(今国家博物馆西北侧和人民大会堂东北侧附近)东西走向的街道就曾暂名为“中山街”,后来又正式定名为“中山路”。随着城市改造和建设的发展,东长安门和西长安门被拆除,东单牌楼至西单牌楼的街道(包括天安门前的“中山路”)被统称为“长安街”。北京的中山路也就成了长安街的一段。
【责任编辑】赵 菲, http://www.100md.com(郭培明) 上一页 第 1 2 页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2-9567/2013/19/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