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宇
夏季,各种夜宵生意很火热,而在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身体里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器官——胰腺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胰腺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会给人体带来极大健康隐患,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如何辨别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腹症之一。它是因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甚至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急腹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程变化快,若发现不及时,就医不积极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准确识别症状,及时就医非常关键。
在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胆道疾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过度饮酒。胆源性胰腺炎多见于有胆道疾病基础的老年患者,而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和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更常发生于年轻男性人群。
, http://www.100md.com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饱餐或饮酒后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可向背部放射;
●腹胀、恶心、呕吐,且呕吐后疼痛不缓解;
●腹膜炎体征,专业术语称为压痛、反跳痛及板状腹,通俗而言就是肚子按压痛、猛然松手疼痛加剧,腹肌紧张触感较硬;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动过速、低血压、少尿等;
●偶见腰肋部皮下瘀斑(Grey-Turner征)和脐周皮下瘀斑(Cullen征)。
急性胰腺炎的诊疗
临床上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3项:
, 百拇医药
●上腹部持续性疼痛;
●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浓度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
●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符合急性胰腺炎影像学改变。
上述3项标准中符合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需要系统性治疗,包括减少胰液分泌、预防和抗感染、解痉止痛、补液及营养支持、必要时手术去除病因等。
液体支持 临床确诊急性胰腺炎后应立即开展液体支持治疗。首选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生理盐水等改善外周循环和组织灌注,防止患者出现应激性低血压和组织缺血坏死的情况。
镇痛 疼痛是急性胰腺炎最显著的症状之一,缓解疼痛也是临床重要的治疗目标。
, 百拇医药
胃肠减压 进行胃肠减压治疗是为了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的症状,减少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从而减少胰腺中胰液的分泌。
营养支持 研究表明,48小时内启动肠内营养支持比延后启动更有效,可降低感染和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患者病死率。在胃肠功能耐受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展经口营养或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建议以低脂软食为主,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尽量减少胰腺负担。
应用抗菌药物 对于无感染证据的急性胰腺炎,一般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可疑或确诊的胰腺(胰周)或胰外感染(如胆道系统、肺部、泌尿系统相关感染等)患者,可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并尽快进行体液培养,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中药治疗 许多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会伴有腹胀症状。含有大黄、芒硝成分的中药复方制剂,如清胰汤、大承气汤等,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腹痛、腹胀症状,可在医师指导下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 百拇医药
绝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即可痊愈,通常不遗留有后遗症。但对于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或腹腔穿刺引流,且经过手术后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即便经抢救生还,可能还会出现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脾静脉血栓等情况,还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胰腺功能不全,或转变为慢性胰腺炎。因此,出现症状及早就医非常关键,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如何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或复发
俗话说预防胜于治疗,除了发病时积极就医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复发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有研究发现,21%的首发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发展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其特征为急性胰腺炎发作次数不少于2次,且2次发病间隔不超过3个月。临床上明确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助于预防急性胰腺炎发作和复发。
积极治疗胆石症 胆源性胰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胰腺炎类型,患者常患有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等疾病。建议急性胰腺炎轻症患者在排除胆总管结石的情况下,当次发病出院前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中重症患者可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康复后1~3月内,进行胆囊切除或胆总管取石手术,降低胰腺炎复发概率。
, 百拇医药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度饮酒 当大量进食油脂类食物或过量饮酒时,胰腺受到刺激,大量分泌富含胰酶的胰液,而胰管不能充分将其引流排出,胰管内压力增高、破裂,就会导致胰液和胰酶释放,从而造成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另外,酒精还可直接损伤胰腺,增加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酒精的摄入,并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有胆结石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忌食过于油腻食物;有急性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应积极戒酒。
控制体重,调节血脂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中指出,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患病比例逐渐升高,且呈年轻化、重症化态势。因此,积极调节血脂水平已成为预防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有急性胰腺炎病史的肥胖患者,应重视体育锻炼,将血脂控制在合理水平。低脂饮食和减重后血脂控制仍不佳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调脂药物治疗。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百拇医药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8888-1239/q30803/3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