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中药名称趣谈(中医文化)

  中药的产生源远流长,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们在采摘野果、采集种子和挖取植物根茎的过程中,开始对接触到的植物药性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一些中药在文字记载之前就可能已经在先民中广为流传和使用。《神农本草经》收录药物(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多达365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药物达1892种。这些中药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荀子·正名篇》云:“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中药称谓虽属神奇,但考究其名的来历,都有它的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中药命名的主要方法有多种,有以药物生长和采收时间、产地、人名、形态、颜色、气味、入药部分、特性功用、民间传说故事、外来药物、因避俗雅化而命名等。下面具体介绍各种命名方法的原则及其代表药物。

 以时间命名

 如迎春花,因早春开花,故得其名。半夏,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夏季过了一半,故得其名。夏天无,由于它的地上部分一到初夏季节就枯萎而难觅其踪,故得名“夏天无”。夏枯草每至夏至而枯黄萎谢而得名。忍冬藤因经冬不凋而得名。冬虫夏草因其冬为虫、夏为草,成虫体与菌座相连而得名。冬青子因冬季采摘其成熟果实而得名。万年青因四季常青而得名。

 以产地命名

 在药名前标识产地、生长环境等字样。如高良姜,陶弘景云:“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李时珍进一步考证:“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则高良当作高凉也。”再如代赭石,《名医别录》曰:“出代郡者,名代赭。”李时珍云:“赭,赤石也。代,即雁门也。”其他如巴豆生巴郡川谷,阿胶出山东东阿,党参出山西上党,信石出于信州,象贝产于浙江象山,苏合香产于古苏合国,常用药物川芎、川乌、川贝母等皆因产于四川而得名;广藿香、广陈皮、广木香皆产于广东;建曲、建泽泻产于福建;云茯苓产于云南;关防风、关黄柏产于东北地区等,这些药物都具有产地的标记。

 水苏、水蛭、水浮萍均生于水;海藻、海马、海螵蛸皆产于海;石韦、石斛、石菖蒲都长于石;地栗、地榆、地肤子并生于地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cntcm/4968/0144.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063 字符。
上一篇:乌桕秋霜露脂红(中医文化)
下一篇:医为德者彰 ——追忆王乐匋教授(中医文化)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