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河南方言中的中药名(中医文化)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由于时代的变更,草木鱼虫等物品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产生后人读不懂前人书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早在先秦时期,研究古书词义的训诂学便产生了。在中医药方面亦复如是,在历代中医本草典籍中,对中药名称的训诂都是一项重要内容,葛洪《抱朴子》说:“古书之多隐,未必昔人故欲难晓,或世异语变,或方言不同。”

 其实,中药的古名称并没有完全消失,仍然存在于一些地方方言中,如“活化石”般存在着,现举出河南方言中的几则古药名。

 鸡内金与鸡肶胵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饲养鸡,逢年过节便杀鸡改善生活。解剖出的鸡内金舍不得扔掉,会仔细洗干净,用细铁丝穿起来挂在墙上,成为一个“小备方”。家中孩子有食欲不振等食积症状时,母亲会取下一个鸡内金,在炉火上焙得焦黄,然后研成粉末,掺到面粉里做成薄薄的小煎饼给孩子吃。不知不觉中,孩子的食积便被治好了,经常食用还可预防因食积导致的发热等疾病。那时候,家乡人根本不知道鸡内金是什么,只管它叫鸡肶胵(pí chī)。

 鸡内金是常用的消食类中药,味甘、性平,归脾、胃、肾、膀胱经,具有健脾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遗精、遗尿、小便频数、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癥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口疮的治疗。鸡内金的名称来源于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在《神农本草经》中称其为“鸡肶胵里黄皮”,载于丹雄鸡项下,列为上品,载:“肶胵里黄皮,主泄利。”《本草经集注》载其:“微寒,主治泻痢,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孙思邈《千金方》将鸡内金称为鸡肶胵,载:“治反胃,食即吐出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cntcm/5119/4509.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48 字符。
上一篇:谢花藕(中医文化)
下一篇:瑞士中药企业的拓荒路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