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促进城乡共享中医药优质服务(视点)

  当前,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优势与作用,打通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对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推动人才资源双下沉

 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应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人才、技术资源双下沉,积极打造中医医联体,探索建立群众支付得起、政府承受得了、财政可持续的中西医相互补充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促进区域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技术精准提升,建立完善的市、县、镇、村四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医联体内市、县级主体医院通过名医坐诊、临床带教、业务指导、信息共享、远程会诊、联合病房、巡诊巡讲、技术培训等措施,把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医联体内市、县级主体医院可在基层医疗机构组建联合病房,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基层百姓不同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构建“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卫生服务格局。

 建设中医智能诊疗系统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离不开信息化支撑,积极借助“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推动中医智能诊疗系统的建设,能够促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化。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是通过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手段,整合中医诊疗大数据,通过综合分析产生“智能处方”。“智能处方”可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员参考,助力基层中医师诊疗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同时让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做到“镇镇能开方,村村能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中医智能诊疗系统基层医生还可与专家连线远程视频会诊,面对面交流病情,共同给出最佳诊疗方案。

 建立共享智能中药房

 为确保基层群众中药材用药安全有效,在县级中医院建立中药饮片供应中心和共享智能中药房,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将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全部纳入中医医联体一体化管理,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不用再“另起炉灶”建立中药房、煎药室等,对有采购中药材等需求的基层成员医疗机构,以中医医联体名义统一招标、采购、验收、储存,实现基层成员医疗机构的药品统一调配、炮制、煎煮和配送。

 通过中医智能诊疗系统和共享智能中药房的建设,推动中医智能医联体形成,实现“中医基层化、应用智能化、服务一体化”,基层群众看中医不用跑,城乡共享中医药优质服务的目标,打通基层百姓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徐文江), 百拇医药(徐文江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cntcm/5257/9057.htm
上一篇:构建中医药疫情防控体系意义重大(视点)
下一篇:医风遗韵满杏林 ——纪念山东省济宁市名医孙镜朗诞辰120周年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