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甲型H1N1流感ICD

  摘要卫生部在2009年10月以“指导意见”的形式,通知各地医疗机构将甲型H1N1流感疾病编码为J10.1,编码正确与否,取决于编码人员对疾病性质本身的正确理解以及ICD原则的正确运用。本例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的新增编码操作,结合ICD原则的运用,对现行甲型H1N1流感疾病编码J10.1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并从理论及实践的指导意义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ICD-10编码 ICD原则疾病统计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我国已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卫生部门对甲型H1N1流感的这一论述,对疾病统计而言,就清晰界定了该病的ICD分类属性,使编码人员对这个全新病种的分类操作有了指导依据,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一、ICD-10分类轴心的确定

 从卫生部对该病的定义可知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传染病,其感染的病原体是新型的甲型H1N1病毒,传播模式是呼吸道传播,这就是该病的两个ICD分类轴心。根据ICD的基本结构,下列前两组和后两组构成疾病“特殊组”:

 ·流行性疾

 ·全身性疾病或一般性疾病 特殊组

 ·按部位排列的局部疾病身体系统

 ·发育性疾病

 ·损伤特殊组

 显然该病的病原体分类轴心属于“特殊组”章节,而传播模式的分类轴心则属于“身体系统”章节,根据ICD的分类原则,对疾病主要情况编码统计应优先考虑“特殊组”[2],即将其分类统计到流行性疾病组别。
, http://www.100md.com
 二、ICD-10“剑号和星号”系统的应用

 既存在两个分类轴心,在ICD-10中适用“剑号和星号”系统,即使用两个编码来表示含有两种信息的诊断性描述,其根本性疾病是新型的甲型H1N1病毒感染,而急性呼吸道传染则是它的临床表现,按ICD用于单一情况疾病分析的要求,主要编码应用于根本性疾病编码并用剑号(↑)标记,选择性编码则用于临床表现并用(*)标记。

 三、疾病ICD-10编码的查找确定

 根据上述ICD的分类原则,本例属于病毒性传染病,划归第一章(见ICD卷一P125)其他病毒性疾病(B25-B34)类目,由于确定是新型甲型H1N1病毒,可进一步编码为B33.8,其他特指的病毒性疾病,并用剑号标记为“B33.8↑”;而其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归为“身体系统”章节J10类目,由于其流行性感冒病毒被标明,故进一步编码为J10.1,作为选择性附加编码标记为J10.1*。因此,本例疾病的完整的ICD-10编码为“B33.8↑甲型H1N1流感J10.1*”。
, http://www.100md.com
 四、统计制表中的主要情况选择

 目前的疾病统计报表采用单一情况制表,对于双轴心的疾病,ICD的原则是把剑号编码作为主要编码。因此,本例主要编码为B33.8↑,分类统计到第一章传染病中,而非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这样既遵守ICD的分类原则,也符合卫生部门对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的防控管理要求。否则,将甲型H1N1流感疾病按J10.1编码统计上报,会造成疾病统计差错(未按传染病统计),因为该疾病编码属呼吸系统疾病而非属于传染病。这与现行将其纳入传染病管理的做法,在理论上是自相矛盾的,特别是今后用ICD-10进行疾病信息化管理,目前的做法无疑是个人为的障碍,因此该问题完全值得同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Z].北京:中华人命共和国卫生部,2009.

 [2]、[3] 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13., http://www.100md.com(吴青松)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流行性感冒 > 甲型H1N1流感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7432/2014/05/222.htm
上一篇:实践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下一篇:齐鲁石化职工2009年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