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急性心肌梗死病理分析与护理治疗

  摘 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冠脉相应供血部位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从而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常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 AMI 患者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

 影响冠状动脉闭塞后远端心肌能否存活的因素有侧支循环血流状态、心肌代谢水平、其他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和狭窄部位、狭窄发展的速度和由狭窄血管供给血液的心肌数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富含脂质的易损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痊李,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时,如该动脉与其他冠状动脉间侧支循环原先未充分建立,即可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持久缺血,1 小时以上即致心肌坏死。
, 百拇医药
 1 急性心肌梗死病因

 常见诱因如下:(1)过劳。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2)激动。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3)暴饮暴食。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4)寒冷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5)便秘。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6)吸烟、大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 观察及护理措施

 3.1 持续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发生于 24h 之内,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必须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
, 百拇医药
 3.2 增加氧和能量的供应

 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用面罩间断高流量吸氧 2~4d,流量为 4~6L/min,后改鼻塞吸氧,流量为 1~2L/min。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重要措施,氧疗可以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早期足量的吸氧可缩小梗死面积,因此及时有效吸氧至关重要。含有一定比例的胰岛素—钾—葡萄糖的极化液可每日滴注500ml,应用 7~10 天能改善缺血心肌的无氧代谢,纠正心肌缺血后钾的丧失引起的电不稳定性,并增加心肌缺血区的能量储备。

 3.3 休息: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1~2 周,减少或谢绝探视,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心肌耗氧量。进食、漱洗、大小便等均给予协助,尽量避免患者增加劳力,笔者认为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增加活动量,运动量以不引起心脏不适或气短为指标[。

 3.4 溶栓的护理:早期溶栓治疗(栓塞后 6 小时内)能有效缩小梗死范围,改善左心室功能,溶栓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及呕血、便血等。观察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意识等,判定溶栓效果,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溶栓治疗时应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如利多卡因、阿托品等。
, 百拇医药
 3.5 便秘的护理

 应给予清淡,易消化,产气少,含适量维生素及纤维素,低脂,低盐的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食用适量蜂蜜,并强制戒烟。饮食宜少量多餐,切忌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可给予果导片 0.2 克每晚服用一次,也可开塞露通便,每次 1~2 个。可应用加味承气散贴敷神阙穴,每天一次,每次贴 4~6 小时,贴敷过程中间断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

 3.6 疼痛的护理:疼痛可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速,从而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所以疼痛时要尽快止痛,可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吗啡常规用量是 5~10mg静脉注射,必要时 5~30min 重复 1 次。哌替啶常规用量是 50~100mg 肌注,必要时 1~2 小时重复注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

 3.7药物治疗。(1)镇静止痛。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2)调整血容量。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3)再灌注治疗。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后必须尽快做出诊断,并尽快做出再灌注治疗的策略。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无禁忌证的患者应口服阿司匹林,置入药物支架患者应服用氯吡格雷一年,未置入支架患者可服用一月。应用rt-PA溶栓或未溶栓治疗的患者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肝素静脉注射3~5天。对无低血压的患者应给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对ACEI不能耐受者可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对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证(如支气管痉挛)而患者持续有缺血或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而无心力衰竭、左室功能失调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可给予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所有患者均应给与他汀类药物。
, 百拇医药
 4 结论

 ①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和方法。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个人爱好等,选择能够坚持的项目,如步行、打太极拳等。②掌握好运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 运动量必须与医生协商决定,运动量过小,尽管比不运动好,但起不到应有作用;过大则可能有害。运动中若有心前区不适发作,应立即终止运动。③运动量增加要循序渐进 尤其出院早期运动量一定要适当,根据体力恢复情况及心功能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心肌梗死后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相同,运动康复必须个体化,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应有家属陪伴进行。患者应采用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制剂,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保证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冬.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3):70., 百拇医药(夏秀萍)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7432/2014/05/134.htm
上一篇:孕妇胎盘早剥护理干预与并发症治疗(全科护理)
下一篇:剖腹产患者术后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