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接诊的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部经临床确诊。根据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者的,采用常规口服阿司匹林300mg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32例患者,采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氯吡格雷。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63%(29/32)、6.25%(2/32);对照组则为 63.64%(21/33)、30.30%(10/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接诊的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与美国心脏病协会发布的关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根据,全部确诊为AMI。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氯吡格雷溶栓治疗。其中对照组:33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0.3±8.3)岁;梗死部位包括:8例前间壁、10例前壁、11例下壁、2例后壁;合并症有高血脂、高血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即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皮下注射,每天进行两次,连续注射一周,口服阿司匹林300mg,继日口服100mg,1次/d;。研究组治疗方式则在前述治疗上加用氯吡格雷溶栓处理,两组患者治疗疗程皆为连续治疗两周。
, 百拇医药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

 1.4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的疗效评价标准[3]为:(1)痊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血清酶恢复正常,并发症得到控制,心电图稳定(仅有异常Q波),生活可以自理;(2)好转: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与并发症得到基本控制,血清酶恢复正常水平,心电图基本得到稳定(存在T波改变与Q波异常);(3)无效以上各种指标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此外,总有效:痊愈+好转。

 1.5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χ2检验,P, 百拇医药
 表1两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例数临床疗效n(%)不良反应n(%)

 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3223(71.88)6(18.75)3(9.38)29(90.63)2(6.25)

 对照组3316(48.48)5(15.15)12(36.36)21(63.64)10(30.30)

 χ23.7030.1506.3066.666.244

 P0.0540.6990.0120.010.012

 由表1可知,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63%(29/32)、6.25%(2/32);对照组则为 63.64%(21/33)、30.30%(10/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 百拇医药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症,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在破裂之后,血小板激活与聚集后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是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最近研究显示[4],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斑块易损性而不是传统理论上的斑块大小。因此,对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积极采取早期预防和治疗措施。

 传统治疗包括常规治疗与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其效果不是很理想,由本文研究可知,传统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有效率低。近年来随着溶栓的广泛应用,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外加溶栓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治疗,并且能降低患者急性期的病死率[5]。

 综上所述,从本次研究中发现,采用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外加氯吡格雷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治愈率包,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郭木恭.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6例临床疗效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8):75-76.

 [2] 张庆胜. 急诊介入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459-460.

 [3] 景占聪.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 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9):202-212.

 [4] 薛翔.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7例临床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67—68.

 [5] 蔡德印,杨海涛. 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3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8):32., 百拇医药(黄红梅)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7432/2014/05/19.htm
上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下一篇: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