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见附件。
1.3.4.1 温度对提取动力学的影响 取30ml样品和300ml蒸馏水置于加压提取装置中,压力2.72MPa,温度80℃,分别在5min、10min、15min、20min、30 min、40 min、50min、60 min、70min、80min、90min取样2ml于试管中,取1ml挥干溶剂,用甲醇溶解提取物,定容在10ml容量瓶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得A,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浓度,并进一步求得提取率。在提取温度90℃、100℃、110℃、120℃和130℃下重复实验。
1.3.4.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国内外对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动力学研究较多,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也有较大差别,本文对其中一种模型进行了研究。
由Fick第一定律可知,(1)
式中S为固液界面面积,D为溶质总扩散系数,dN/dt为溶质扩散速度,在浸提的过程中,可根据Lewis及Whitwan传质过程中的边界层理论,在固液界面层中,溶质的浓度梯度dC/dx 不断减少,即处于非稳态扩散过程,液固界面层溶质浓度梯度的变化趋势可用数学函数表示如下:
(2)
式中a和b是参数,a>0,-1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4-8650/2013/11/58-1.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