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急性肺动脉患者25例采用肺动脉造影、尿激酶注射、经皮导管溶栓法等方法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治疗后25例患者均进行6个月跟踪随访,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R543.3+1 【文献标识码】 A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肺血管疾病,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形成肺动脉及其分支阻塞肺疾病引起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误诊率和死亡率非常高,之前报道的死亡率可高达30%。急性肺栓塞是一种新的生物栓子,如脂肪滴。

 为了研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本试验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肺动脉患者25例,采用介入治疗法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将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动脉栓塞患者25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均在4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5±2.5岁。经过询问患者病史和常规检测发现,患者大部分都患者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均经过CT检查确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表为四肢疼痛患者6例、呼吸困难患者5例、咳同患者6例、嗽患者5例、长期卧床者3例。

 1.2 方法 术前患者进行血气检查和心电图检查。采用静脉穿刺技术,将导管插管插至患者的肺主动脉处,进行肺动脉造影,以确定肺栓塞的位置[1]。动脉注射5万U尿激酶。对于栓塞溶解不佳的患者,接续用导管持续溶栓2-4天。患者溶栓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肺动脉压。如果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状况明显好转,且肺动脉压正常,肺动脉溶栓率好,说明治疗效果良好;如果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未见好转,低氧和高二氧化碳体征未见转归,说明效果不佳,则辅以其他治疗方法[2]。

 1.3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分析。数据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数据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百拇医药(卜辉)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4-8650/2015/03/199.htm
上一篇:颈脊椎横断损伤并发低温的初步机制探讨
下一篇:蛛网膜下腔出血首诊误诊13例分析(经验交流)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