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论文下载:偶氮染料及其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关系的回顾与前瞻

当前位置: 首页 期刊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4年第1期 编号:11077302 偶氮染料及其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关系的回顾与前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366KB,4页)。

  摘要:[目的]偶氮染料用途广泛。当它们进入人体后,会被肠道细菌和偶氮还原分解成芳香胺。许多食物因子会影响偶氮还原酶的活性。许多芳香胺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作者发现只有在分子结构上含有对苯二胺(p-phenylene diamine)或联苯胺(benzidine)的偶氮染料才会因代谢而具有致突变性。如在其分子结构上多加一个亚硝基(-NO2)或氯基(-CI),会使其变为直接诱变剂。在苯环上如有甲基酸(-CH3)或胺基(-NH2)也会影响这些芳香胺的致突变力。分子轨道能如the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energy (EHOMO),the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energy(ELUMO),和亲脂性与致突变力有直接相关性。突变性芳香胺会被代谢活化成为高活性的亲电子产物与DNA结合成DNA加合物而诱发突变。这些芳香胺也可能被氧化产生自由基,进而再与体内物质代谢产生一系列的活性氧(ROS)。ROS攻击DNA造成DNA之氧化损伤而发生突变。

 作者推测有些芳香胺也可能被传代谢活化后与DNA相互吸引,诱导DNA从正常的“B”态变成有抗原性的“Z”态,因而引发体内的“B”细胞产生抗体与本身之DNA或其核内的成分形成一种免疫复合物,堆积于微血管引发自发性免疫性疾病,如红斑性狼疮,药物性狼疮和风温性关节炎等。

 关键词:偶氮染料;偶氮还原酶;致突变;致癌;芳香胺;自发免疫性疾病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6-3617/2004/01/17.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66KB,4页)。
上一篇:论文下载:深圳市工业企业外来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专题研究)
下一篇:论文下载: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信号转导(综述)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