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动态心电图对诊断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意义(经验交流)

  目前动态心电图普通应用于临床,对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其临床意义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235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ST-T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235例中男200例,女35例,年龄59~83岁:冠心病217例,高血压病1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

 1.2 方法

 仪器采用美国赫美Ⅲ型动态心电图主机和三通道Holter记录器。

 1.3 结果

 心律失常检出率在冠心病组为99%,高血压病组94%,病窦组100%;以房性早搏居首位,其次为室性早搏,再其次为短阵房速,短阵室速,阵发性房颤;发现ST-T改变冠心病组100例,高血压病组10例,病窦组2例。

 2 讨论

 本资料表明,房性早搏多于室性早搏,但频发多源的房性早搏则少于频发,多源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明显多于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发生率也较高。老年人房性心律失常多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可能与窦房结构能减退,而房性自主节律高于室性自主节律有关。本组3例病窦者Holier主要表现为窦缓、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早搏等。本组217例冠心病中90例中明显ST-T异常,其中无自觉症状者25例,进一步说明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ST-T缺血性改变有较大价值。但有部分患者体位改变时也可发生ST-T改变,其原因可能与交感神经张力增强,心脏转位或电极随皮肤移动有关。

 本文以上分析结果说明动态心电图中ST-T改变作为冠心病的诊断依据要持慎重态度。动态心电图由于只能从C中观察ST-T改变,故若有下壁、高侧壁、后壁心肌缺血时无法反映,另外房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因频率接近窦性,一般不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往往不受医生和患者的重视。但曾有文献报道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可见于各种心脏病或原有心脏病服用洋地黄过量的患者,尤其是期前收缩型或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其他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时,应予以重视。, 百拇医药(尼丹·尼亚孜别克)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4-7484/2008/05/135.htm
上一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2例报告(经验交流)
下一篇:注射用硫普罗宁溶剂的建议(经验交流)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