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5-01-0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全反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及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08)4-0064-02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是起病凶险部分患者可以治愈的一种白血病亚型,全反氏维甲酸(ATRA)或三氧化二砷(As2O3)的临床应用,使APL患者的早期死亡率明显降低,完全缓解率(CR)显著提高。大宗病例的研究结果显示ATRA合用或不合用化疗的CR率已高达92%~95%。五年存活率已达60%~70%。但以上治疗方案都未能根除APL白血病细胞克隆,仍有60%左右患者最终复发。如何发挥现有药物的作用,提高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2002年以来,我们采取ATRA、联合As2O3及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APL1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①病例资料 我院自2002年4月~2006年4月收治初发APL患者12例,全部符合FAB协作组急性白血病APL的诊断;均经骨髓穿刺确诊。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2~60岁,平均36岁。
, 百拇医药
 ②方法 所有患者一经确诊即给予ATRA25mg~40mg m-2 d-1口服直至CR。开始治疗时注意有无凝血功能异常,及时监测凝血指标并给予相应处理,每1~3天复查血常规,观察患者有无ATRA相关反应,每周复查肝、肾功能。治疗过程中若凝血功能正常,外周血白细胞>10×109/L加用羟基脲1~3g/d口服或标准DA(柔红霉素40~60mg/d,阿糖胞苷150~200mg/d)方案或HA(高三尖杉酯碱2mg/d,阿糖胞苷100mg/d)方案联合化疗,白细胞, 百拇医药
 2 结果

 ① 疗效

 2例患者在入院后的第2天因颅内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余9例患者均获得CR,CR率91.6%,获得CR的时间21~28天。

 ② 白细胞变化

 8例患者初治时WBC, 百拇医药
 ④ 出凝血变化

 9例(75%)患者初发时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及明显出血倾向,表现为PT、APTT、TT延长,3P试验阳性,Fg减少,阴道、皮肤黏膜及眼底出血,均在治疗1周内恢复正常。其中1例治疗第9天合并颅内多发血肿,5次出现脑疝抢救成功存活至今。

 3 讨论

 自从1986年及1992年我国先后应用ATRA和AS2O3 治疗APL以来,APL的完全缓解率(CR)率已达85~90%。研究结果显示5年生存率可达70%左右。动物实验证明ATRA和砷剂联合应用可以根除白血病细胞克隆。二者联合应用对ATRA耐药患者的疗效比单用要好。

 ATRA治疗APL可获得80~90%的完全缓解率。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引起PML/RARα融合蛋白降解,诱导细胞分化。与细胞毒药物相比,ATRA能改善APL患者的凝血障碍而不引起骨髓抑制。但ATRA可能引起药物相关综合征,单用ATRA进行维持治疗常常引起APL复发,长期生存率不理想。AS2O3治疗APL,CR率87.9%,3年复发率为26.7%,5年生存率90%,7年生存率70%。研究证明AS2O3治疗机制是诱导APL 细胞分化、凋亡及杀灭,抑制白血病细胞增生等综合作用。研究还证明AS2O3不但能诱导初治APL取得CR,同时也可诱导经细胞毒药物、ATRA等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且可达90%左右的CR率。这种作用对APL有重要意义,并且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提供了基础。
, 百拇医药
 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否获得既能提高疗效又能降低毒性的作用,国内专家认为对于初治的APL ,无论是应用AS2O3还是ATRA或加化疗,作为诱导及巩固治疗都有长期存活的可能。AS2O3与ATRA无交叉耐药性,因此初治时选用AS2O3或ATRA加化疗诱导和巩固治疗,等复发或产生耐药性时,再用ATRA加化疗/或AS2O3,即可能获得两倍的长期生存或治愈。文献报道在缓解后治疗中是否加用AS2O3,则对远期预后有明显差异;加用组3年、5年CCR分别为69.2%和50.0%,明显好于不加AS2O3组,并可使单类药物的用量明显减少,降低了各类药物的副作用。国内部分专家不主张在诱导期间联合应用ATRA和AS2O3,但在缓解后的综合治疗中应及时使用AS2O3,与ATRA和化疗药物一起组成序贯交替方案,作为一个重要巩固治疗手段,有可能延长APL患者CR期,争取达到治愈。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4.

 [2] 孙关林,黄水光,常晓芬.等.全反氏维甲酸治疗54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2,12(2):135~137.

 [3] 陈绍倩,万鼎铭,刘延方.等.全反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7例[J].白血病 淋巴瘤,2006,15(4):131~132.

 [4] 左翠娥,张建,李栋,等.序贯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6例[J].白血病 淋巴瘤,2006,15(2):59~61., 百拇医药(张景云)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4-7484/2008/04/44.htm
上一篇:动态增强MRI检查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23例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分析(论著)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