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包括卧床休息、弹力袜使用、肢体活动、抗凝药物治疗、避免久坐或久站。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以减少下肢肌肉活动,降低血液流动速度,从而减少血液凝固的风险。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时,建议每小时起身走动一次,以促进血液循环。
2.弹力袜使用
弹力袜通过加压作用帮助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滞留导致血栓形成。患者可穿着特制的弹力袜进行日常活动,特别是在长时间静坐或站立后。
3.肢体活动
肢体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长时间静坐或静卧后,应定期改变姿势或进行踝关节伸屈运动。
4.抗凝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活性,预防血栓形成。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大手术后、长期卧床者,医生会开具相应的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5.避免久坐或久站
久坐或久站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受阻,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应适时起立走动,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若患者出现了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_血液净化室 “一站式服务模式”
化繁为简,以服务病人为核心,医疗、护理、收费一站式解决,化验、取报告无需出病房。
推荐专家更多

擅长领域: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的诊断与治疗,尿道下裂及尿道狭窄、腔内泌尿手术治疗等

擅长领域:对颈肩腰腿痛和骨关节疼痛的微创治疗与康复尤为擅长,主要治疗:1、急、慢性脊柱源性疼痛(颈椎病、颈臂综合征、慢性腰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2、骨关节疼痛(肩周炎、膝骨关节炎、各类慢性骨、关节外伤、手术后疼痛伴功能障碍)3、慢性软组织疑难痛症。

擅长领域:在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扭转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运用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以及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