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烫伤
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各种取暖设备也成为了我们冬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人用上了暖宝宝、自热贴、热水袋、暖手宝等等取暖神器,在这些取暖设备为我们带来温暖的同时,有很多人也因取暖不当受到伤害。低温烫伤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如因拔罐、熏艾灸、贴暖宝宝、用热水袋或暖手宝取暖而烫伤,就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介绍
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低于50℃的热源所引起的烫伤。这种烫伤由于温度不高,往往在初期并不引人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量逐渐累积,皮肤受到的损伤也会越来越严重。正常情况下,人体体表的各种感觉正常,接触热源一段时间后,接触局部会产生疼痛感,促使你远离热源起到保护作用。而当皮肤对温度、疼痛等感知觉减弱,就会导致对于低温损伤的保护反应滞后或消失。对于老年人、婴幼儿、糖尿病患者、皮肤受冻的人群,由于神经反射迟钝,感知觉减弱,往往是被伤及皮下组织,甚至造成肌肉、血管等深层次损伤后才被发现。由于低温烫伤的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
低温烫伤的表现
低温烫伤与高温烫伤的表现有所不同,低温烫伤疼痛程度要比高温烫伤轻浅,很多患者因神经反应迟钝甚至感受不到疼痛。而高温烫伤的损伤一般较为直观,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出烧伤程度。而低温烫伤的表现较为复杂,组织损伤由外逐渐透入到皮下组织,肉眼可见表皮损伤,但在局部清创处理去除损伤坏死的表皮组织后,可见皮下的深度损伤坏死。从面积来看,高温烫伤因损伤原因不同,面积可大可小,可发于全身各个部位,而低温烫伤面积一般较为局限,常见的低温烫伤多发于下肢、足部、后背、腹部等。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低温烫伤呢?
1.使用加热产品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要超过建议的时间。
2.不要直接将加热设备直接放在皮肤上,应该隔着一层衣物或者毛巾。
3.定期检查加热设备是否工作正常,避免因故障导致过热。
4.对于老年人、儿童或感觉神经不灵敏的人群,应特别注意,因为他们可能无法及时感觉到过热。
5.在睡觉时避免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等加热装置,以免在睡眠中发生烫伤。
当发生低温烫伤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1. 移除热源:立刻停止接触任何可能导致烫伤的热源。如果是加热装置如暖宝宝或热水袋,应立即将其移开。
2. 冷却创面:使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至少10到20分钟,或者直到疼痛明显减轻。冷水可以帮助减少热量对深层组织的损害,并缓解疼痛。注意不要使用冰块直接敷在皮肤上,因为极端的低温可能会造成额外的伤害。
3. 创面处理: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根据医嘱使用阿诺康®海藻生物胶进行喷涂或湿敷,阿诺康®海藻生物胶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为伤口愈合提供湿润环境,起到冲洗、清创止渗血、减少渗出、缓和刺激、防止伤口脱水,阻止病毒及细菌对组织侵袭的作用。
总之,低温烫伤虽然表面看起来可能不如高温烫伤那么严重,但它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伤害可能是深层且不易察觉的,尤其是在初期阶段,由于疼痛感不强,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危害。我们应当提高警惕,从源头上预防低温烫伤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