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2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四季养生 >

浅谈猩红热的春季预防

 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医院 161435

 【摘 要】目的:分析我市2011-2013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春季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猩红热病例的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2010-2013年我市报告现住址为本市的病例1000例,以3~8岁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总数的89.11%;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93∶1;职业分布特征以学生最多(占47.19%),其次是托幼儿童(占44.53%,)和散居儿童(占7.92%)。城区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猩红热全年均有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2011-2013年有春季和冬季两个高峰(3-6月份有一明显的春季高峰,11月至次年1月有一明显的冬季高峰)。结论:我市3~8岁男性儿童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在每年的发病高峰前针对高危人群提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春季预防

 猩红热是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少数患者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1]。猩红热病原体不断出现耐药株,至今未研制出疫苗。2011年中国香港特区发生猩红热暴发,导致2名儿童死亡,发现当年流行的菌株发生变异,导致传染性、致病性增强,以及对多种抗生素耐药[2];同年引起上海猩红热暴发的GAS菌株也显示出对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耐药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9753/2016/04/169.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8 字符。
上一篇:春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期刊论文)
下一篇:93例秋季腹泻患儿病原菌检验结果分析(期刊论文)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