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21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糖尿病 >

糖尿病心肌病临床诊治进展(综述)

  2.2 DCM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糖尿病与心律失常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主要机制归纳为心肌纤维化(组织重构)、离子通道改变(电重构)及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神经重构)。临床上既可以表现为快速型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各种房性、室性早搏,也可以表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2.2.1 对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常出现与心律失常相关的Q-T间期延长,且心电图的异常可不伴随其他危险因素而独立存在[10-11]。心电图QT间期延长对应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延长,APD长短取决于复极时间,故负责心室肌复极的离子通道重构决定了糖尿病心室肌APD的改变。药物或转基因诱导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在大鼠、兔和犬的实验研究一致显示糖尿病动物组心室肌细胞Ito电流密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小,使APD 延长进一步失控则可能成为心律失常的基础[12-14]。

 2.2.2 心肌纤维化与房颤 糖尿病是房颤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房颤有紧密的病理生理联系。一项荟萃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群房颤发生风险升高40%[15]。Kato等[16]指出糖尿病可以导致心房间质纤维化 ...... 上一页 第 1 2 3 4 页 下一页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4-4985/2014/14/52-1.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9 字符。
上一篇:糖尿病心肌病临床诊治进展
下一篇:论文下载:利拉鲁肽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