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早搏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心绞痛、晕厥等症状,如果症状频繁出现或伴有严重不适,应尽快就医。
1.心悸
恶性早搏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导致心跳突然加快或不规则。这可能是由于窦房结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等原因引起的,这些因素会导致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从而引发心悸。心悸通常发生在胸腔中央,但也可能扩散到全身。
2.胸闷
恶性早搏可能导致心脏泵血量减少,影响血液供应,进而出现胸闷的症状。胸闷的感觉通常位于胸前区,有时可放射至手臂和颈部。
3.气短
恶性早搏会引起心室收缩力减弱,降低心脏的排血量,此时会诱发肺循环负荷增加,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气短的感受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急促或需要额外努力才能完成呼吸。
4.心绞痛
恶性早搏时,心肌供血不足,当这种缺血状态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心绞痛的发生。心绞痛通常出现在胸骨后方,有时可辐射至手臂和肩部。
5.晕厥
恶性早搏引起的心脏输出量下降可能会导致脑部暂时性缺血,从而引发晕厥。晕厥多发生于站立位,与体位变化有关,也可见于任何时间。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心电图、Holter监测等以评估心律失常情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普萘洛尔、胺碘酮等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以及必要时的射频消融术。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定期复查并按医嘱服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推荐专家更多

擅长领域: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肢体骨折、运动损伤、关节韧带损伤及重建、周围神经损伤、手外伤、脊髓损伤、颈肩腰部疾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

擅长领域:治疗勃起不坚、性生活时间短、包皮包茎、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生殖感染性疾病、男性不育等领域有一定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泌尿系统各类肿瘤(肾肿瘤、输尿管肿瘤、前列腺肿瘤、阴茎及睾丸肿瘤)及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的诊疗。

擅长领域:头、颈、肩、臂、腰腿、膝、关节、神经痛的治疗。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如头晕、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舌烟神经痛、会阴痛、面神经痛、面肌痉挛、癌痛、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睡眠障碍、焦虑症、神经性皮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