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是人体中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液体,吃到胃里的食物能得到消化,离不开胃酸的正常工作,胃酸还能够消灭食物中的细菌或病毒。但一旦胃酸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食管,便会严重危害到身体健康。因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的酸性非常强,食管并不存在像胃黏膜一样的保护机制,因此,如果长期存在胃反酸,可能会导致食管的溃烂,甚至发生食管癌。
出现了胃反酸要怎样进行调理?
1、吃饭做到定时定量
胃反酸的发生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多发生于进食后一小时左右,并且还会伴随有烧心、打饱嗝。吃的过饱或空腹时间过长都会加重反酸的程度,因此,每一餐应吃到七八分饱,避免造成胃部的胀满。每一顿饭都做到定时定量,有利于加强胃液分泌的规律,有效缓解反酸的表现。
2、少吃易加重反酸的食物
许多人在进食韭菜、红薯或玉米等粗粮后都容易出现烧心反酸。这是由于有些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可能会造成腹部胀满和排气增加,加重胃酸的反流。汤圆、年糕、粽子等这些黏性较大,不易消化的食品也容易粘附在胃粘膜表面,刺激胃酸分泌。另外,甜食也容易促使胃酸分泌过多,因此,胃反酸的人群要少吃蛋糕,糖果等甜品。
3、喝粥要适量
喝粥能养胃的观念在人群当中已经根深蒂固,存在胃反酸的患者多数会认为是胃出现了问题,因此可能会喝大量的粥来养胃。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粥,由于粥属于半流质的食物而且较为糜烂,吃入到胃里后消化吸收的速度非常快,如果胃排空的速度过快,会致使胃中缺乏食物,而会加重烧心反酸的表现。
4、进食时细嚼慢咽
对于有烧心反酸症状的人群来说,如果进食过快非常容易造成胃粘膜的损伤,因此在咀嚼食物时不妨放慢速度,因为细嚼慢咽不仅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而且在咀嚼的过程中可以使唾液和食物得到充分的混合,唾液也能够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
一些生理性的反酸,如由于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因素造成的反酸,可以通过以上方法得到改善。但如果是由于慢性胃炎或消化道溃疡而造成的胃酸分泌过多,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寻找造成疾病的病因,并按规律服用药物,在服药的同时,可以按照以上方法来辅助提高疗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推荐专家更多

擅长领域:胃肠道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出血,胃、大肠、小肠良恶性肿瘤,直肠癌,痔疮);甲状腺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腺瘤,癌);腹外疝(小肠气)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

擅长领域: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小肠肿瘤、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 肠瘘、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食管,胃肠,胰腺,肛门疾病等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对食管癌、食管反流性疾病、胃癌、结直肠癌、肠瘘、溃疡病、消化道出血、短肠综合征等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