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12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未分类 >

感冒是指百姓所说的“普通感冒”,又称“伤风”、急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多呈自限性。大多散发,冬、春季节多发,季节交替时多发。

相关星图

儿童易发病症
共31个词条118.1万阅读
蚕豆病
蚕豆病(favism),又称胡豆黄,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蚕豆病是由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导致G-6-PD缺乏而引起的,是G-6-PD缺乏症的一种类型。其中,蚕豆病分为轻、中、重3种类型。蚕豆病常发生于初夏蚕豆成熟季节。绝大多数病例因进食新鲜蚕豆而发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头晕、厌食、恶心、呕吐、黄疸、血尿、贫血等。在治疗方面,蚕豆病的病程具自限性,非发作时无需特殊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停用蚕豆类食物、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药物治疗、输血治疗等。多数患者停止食用蚕豆并去除诱因后,可自行恢复,极少数会出现严重的急性溶血事件。预防蚕豆病的最有效方法是避免接触引发疾病的药物或食物,尤其是对于蚕豆病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同时,为可能患有蚕豆病的新生儿进行筛查也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目前,蚕豆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研究表明基因技术可能为治疗蚕豆病提供新的希望,但相关疗法仍处于实验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一些新的药物和干预措施也在不断地进行临床试验,为蚕豆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总的来说,蚕豆病的研究进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这一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夹腿
夹腿(Tighten legs),又称“夹腿综合征”(Tighten legs syndrome)、“情感性交叉擦腿综合征”或“儿童擦腿综合征”。也可按字面意思解读为自慰方法的一种,即双腿夹紧或腿间夹紧其他物体进行摩擦以达到自慰的目的。对儿童而言,夹腿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双腿夹紧、坐在硬物上扭屁股、俯卧摩擦阴部等。儿童站在地上,两腿夹紧,会出现全身出汗、呼吸急促、面色潮红等反应,医学检查无任何异常。导致该行为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尿道感染等炎症、缓解焦虑情绪等。发现儿童有夹腿行为时,父母及老师应当积极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认识。在全面性教育中,夹腿的相关知识是结合身体发育、性行为、性反应的相关知识来呈现的,学习者要充分了解夹腿的本质、表现及形成原因,正确看待这一行为。同时需注意,如遇相关身体部位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明确提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教育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2021)指出,学校要树立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学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识,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提及“性教育”,在“儿童与健康”部分增加“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儿童性健康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一条主要目标,并提出“将性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增强教育效果”的策略措施。
缺铁性贫血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IDA是铁缺乏症(包括ID,IDE和IDA)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IDA是最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育龄妇女明显增高。上海地区人群调查显示:铁缺乏症的年发病率在6个月~2岁婴幼儿75.0%~82.5%、妊娠3个月以上妇女66.7%、育龄妇女43.3%、10岁~17岁青少年13.2%;以上人群IDA患病率分别为33.8%~45.7%、19.3%、11.4%、9.8%。患铁缺乏症主要和下列因素相关:婴幼儿辅食添加不足、青少年偏食、妇女月经量过多/多次妊娠/哺乳及某些病理因素(如胃大部切除、慢性失血、慢性腹泻、萎缩性胃炎和钩虫感染等)等。
肥胖症
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代谢症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5%~18%,女性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关于肥胖的评估方法,包括人体测量学、双能X线吸收法、超声、CT、红外线感应法等多种。如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肥胖症。
中医病名
感冒
外文名
cold [3]
别    名
伤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常见病因
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常见症状
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

临床表现

播报
本病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咽痛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检查

播报
1.血常规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2.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呼吸道标本(鼻咽部、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病毒核酸检测。
(2)病毒抗原检测:可采用胶体金和免疫荧光法
(3)血清学检测:动态监测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急性期≥4倍升高。
(4)病毒分离培养
3.肺部X线片
胸部X线片表现为正常。

诊断

播报
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1.临床表现:出现咽干、咽痒、打喷嚏、鼻塞咳嗽、流眼泪、头痛等症状。
2.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3.病原学检查: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病毒特异性抗体IgG恢复期急性期≥4倍升高,病毒分离培养阳性等。

鉴别诊断

播报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潜伏期多为1~7天,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除了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部分有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病原学检测阳性。
2.过敏性鼻炎过敏史,常年打喷嚏和流涕,鼻黏膜苍白伴有瘙痒感,鼻分泌物内嗜酸粒细胞增加等。
3.萎缩性鼻炎大多是鼻腔通畅,鼻和鼻咽部干燥,鼻分泌物为块状、管筒状脓痂,伴有呼气恶臭、嗅觉减退等症状。
4.血管舒缩性鼻炎:无过敏史,常出现鼻黏膜间歇性血管充盈、打喷嚏和流清涕,吸入干燥空气后症状加重。
5.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等均有其病变部位的特异性体征。前者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后者软腭、咽和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和浅表溃疡伴周围红晕。

治疗

播报
一般治疗包括注意休息,多饮水,饮食要容易消化,注意通风等。缓解症状可使用药物治疗
1.解热镇痛药:包括复方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适用于发热肌肉酸痛、头痛的患者。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上消化道出血等人群,不宜使用此类药物。
2.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对减少打喷嚏和鼻溢效果显著。
3.镇咳药:对于剧烈咳嗽,甚至影响休息时,可适量使用镇咳药,以右美沙芬的应用较多。
4.拟肾上腺素药:对于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的患者,可以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等药物。

并发症

播报

预后

播报
本病具有自限性,从出现症状到痊愈,一般需要5~7天。

护理

播报
1.多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2.清淡饮食,充分饮水,少吃油腻、煎炸、生冷的饮食。
3.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不要滥用抗生素。
4.劳逸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5.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初春、秋末冬初),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1] [2]

按摩鼻沟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1] [2]
上一篇:养生:降血脂防心脏病 降血脂的11个妙招养生:降血脂防心脏病 降血脂的11个妙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