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12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西医西药 > 儿科 >

论文下载:重症手足口病心肌酶检验(经验交流)

第1页
 参见附件。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 HFMD) 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可引起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急性软瘫和心肌炎等并发症。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发生大暴发,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笔者将2011年我院38例重症手足口病脑脊液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我院住院HFMD重症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3岁5个月-14岁3个月,全部病例诊断标准均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0年)版》,同时以20例正常健康儿童心肌酶谱作为对照。

 1.2 研究方法

 1.2.1 患儿组和正常组病原学确认

 HFMD重症患儿组和健康正常组均在入院第二天采集粪便样本和抗凝血样本,粪便样本用中山大学达安基因生产的肠道病毒通用型(EV)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操作按说明书进行。30例患儿组EV检测均为阳性,而20例正常组EV检测均为阴性。

 1.2.2 心肌酶谱检测

 抗凝血分离血清,采用日立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肌酸激酶(CK,酶法)、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法)、乳酸脱氢酶(LDH,酶法)、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酶法),所用试剂均为Olympus进口原装试剂。恢复期患儿于出院前复查心肌酶谱。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发病期CK、CK-MB、LDH以及AST患儿组与正常组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患儿组与对照组心肌酶谱比较(x±s)

 2.2 手足口病患儿LD、AST发病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K、CK-MB发病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手足口病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发生大暴发[1-3],已成为我国儿童中常见、多发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4]

 手足口病引起心肌酶升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病毒感染直接作用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反应。2.机体免疫反应可加剧心肌细胞的损伤,两者使得心肌细胞内酶的释放。LDH、CK、CK-MB、AST是目前常用的与心肌损害有关的酶学检查,其中CK-MB是心肌特异性同工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当心肌细胞受损时释放入血,故对判断心肌损害具有高度特异性[5]。在本次调查中心肌酶谱参数患儿组LDH、CK、CK-MB、AST均高于对照组(P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75-2156/2011/23/459.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39kb)。
上一篇:浅谈手足口病的主要预防控制措施(经验交流)
下一篇:论文下载:手足口病患儿30例护理观察(护理论著)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