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10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心脑循环 > 高血压 >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现状及展望(综述)

  长期以来中药材主要靠野生资源供给,人类的过度开发和自然环境的改变导致中国许多中药资源种类趋于衰退或濒临灭绝。1983—1987年,我国进行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药资源种类达12 807种[6],其中98%以上是野生资源。2011年我国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以下简称四普)试点工作,调查发现,与30年前相比,我国中药资源的迁地保护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目前,我国已经有300多种常用药材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和养殖生产,其中有200多种大宗药材已经具有大量生产和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7]。

 2.1 药用植物迁地保护现状

 药用植物占我国中药资源总数的90%[6]。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1992年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积极展开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机构逐渐发展形成体系。药用植物迁地保护主要从2个层面设立保护机构:在个体及居群水平上,我国已建立专业药用植物园,对药用植物进行引种保存;在离体器官和组织水平上,设立种子库和标本馆等机构,保存物种的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根、茎、苗、芽、叶、花、DNA等) ...... 上一页 第 1 2 3 4 5 页 下一页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1-5302/2016/20/01-1.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5 字符。
上一篇: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现状及展望
下一篇: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比较分析(综述)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