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积极心理学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HEIQ分值、HAMD分值、SQLS分值、抑郁发生率、住院时间、6个月复发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EIQ、HAMD、SQLS分值均与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前者更优(P均20分,阳性症状量表分值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恢复期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疾病知识宣教、安全隐患排除、常规心理干预等。观察组行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全面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制订针对性的、科学的心理预计划。邀请心理科医师和心理咨询师加入护理人员培训中,协助护士熟练掌握积极心理学理论,熟练使用护理技术。干预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积极心理学干预的重要性、目的,充分调动家属和患者参与积极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部分患者安排在上午进行干预,另一部分为下午干预,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连续干预。①治疗1~2周期间,组织患者参与知识教育讲座,内容包括临床症状、病因、护理知识等,使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病情,并建立康复信心。②第3~5周,通过组织患者参与阅读文章、合唱感恩歌曲、书写人生价值和责任相关的文章,使患者感恩生命,感恩亲人;组织唱歌比赛、文章比赛、下棋、音乐欣赏、球类运动等娱乐患者,转移其悲观情绪,并提高其交际能力[5]。③6~8周,组织患者看励志电影、书籍,使其重建希望,鼓励其通过合理方式宣泄情绪,缓解压力;通过组织演讲会、联谊会等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梦想,获得相互支持,协助其返回社会[6]。以上干预方法频次需视患者接受程度进行调整,避免过于频繁组织活动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EIQ量表[7]分值,以评估患者积极心理品质,包括自我肯定、辛福感、克服困难、学习成长、人际关系5个维度,分值越高则幸福进取度越高。对比干预前后HAMD量表[8],以评估抑郁情绪,分值≥15分判定为抑郁,记录抑郁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QLS量表[9],评估生活质量包括症状/不良反应、动力/精力、心理/社会3个维度,总分以100分制计算,分值越低则生活质量越高。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比较行χ2检验。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维度得分均明显较干预后的对照组高(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分值及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21.66,P=0.0000;χ2=4.58,P=0.0323),见表3。
2.4两组患者6个月复发率及住院时间比较, http://www.100md.com(徐敬) 第 1 2 页 下一页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3-9701/2016/27/41.htm